
铜锣湾


中环
在去香港前就知道香港的交通非常有秩序,到了香港才晓得其实跟香港的交通体系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也跟香港人的管理、素质有关。香港主要以公共交通为主,地铁、双层巴士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香港岛南部英皇道周围电车为其特色,也非常的便利,而且价格便宜,不论距离远近都是2元港币。另外还有小中巴和的士,的士比较贵,18元起步价2公里,每200米为计价单位,好像要9元左右一公里,我只坐了一次的士化了28元。
香港岛集中了香港传统,也是香港最重要的商业、金融中心,那里真是寸土寸金,绿色几乎是一种奢侈,基本上都是高楼、水泥地,在阳光斜射情况下,路上基本上看不到太阳。
我们住在炮台山附近的城市花园酒店,就在英皇道的炮台山地铁出口附近,出去坐地铁非常方便。建行总行培训中心在我们到达后给我们发了八达通卡和手机卡。手机电话非常的便宜,每分钟只要25分港币,所以50元的电话费可以打很多,我在购物选择的时候一直跟我儿子保持联系,请他在网上搜索价格;另外也是我们之间的联系方式,四天完全够用。八达通卡可以用来作为公共交通的支付方式,在7-11店里可以充值使用。我也有幸体会了充值,非常凑巧,发给我的八达通卡可能坏了不能使用,而补卡就需要5天时间;所以我请培训中心给一张空白的我自己去充了50元。没有卡真的很不方便,需要很多的辅币硬币,这样很麻烦,当然因为这样的机会,我也体会到使用辅币坐电车、买单程地铁票的经验。
第一天到香港,住完酒店、听取了香港的日程和注意事项后,下午是自由活动时间也是唯一工作时间段的自由活动时间。我们就坐地铁去铜锣湾,走了一个店以后发现兴趣不大,跟我们这里的店也没有办法相比,所以与同事一起想坐电车,来回一下至少对香港有个距离上的感觉。没有目的地,只是坐坐电车。电车只在香港岛上有。我小时候在上海,也做过电车,不过不是双层的,还一路叮叮当当的,香港没有叮叮当当的声音。电车没有空调,只要开动了还是有点风比较凉快的。好处在于床玻璃只是窗的一半,可以拍照,这点对我很有吸引力。
在街上,很少有私家车,更没有自行车、摩托车,回来也问人家是不是香港不能骑,后来也看到过几辆自行车和摩托车。后来觉得,跟走路一样,自行车在街上的难度很大,带着上下过道那是很痛苦的事情。除了很热闹的店家前,行人也非常的有限。至于私家车,我觉得我们还是很有福气的,能够在自己的城市里开车自由,而香港尽管车子要比我们便宜,但住房那么贵、停车位要比车还贵,出来的停车费大概24元一个小时还不一定停得到。这样有私家车的,我们觉得可以羡慕的不是有汽车,而是有停汽车的地方。所以香港街上很少有私家车。
在街上可以看到的主要是双层巴士、电车、小中巴,很少的小车以奔驰、丰田为主。
因为车少人少,加上开车的秩序很好能忍让,所以塞车没有遇到,在四天里只看到一次出租车碰擦的事故,那天从迪士尼回来再海港城那里。
我也觉得,这样的交通也跟香港地方比较小也有关系,因为香港岛都是山下很狭长的地带,所以除了英皇道和海边的是双向车道,其他都做成单行道也提高了通行的效率。因为小车少,路边的车位也可以少一些。我也觉得香港的驾驶员特别是大巴的驾驶员的技术很不错的,在那么狭小的道路上开车,很谨慎也很礼让,大车让小车,很无礼的很少更没有强行超车的。估计也有这样的规定、习惯和处罚,只是我不了解。
去香港一定要坐坐电车,可以更多地看一些街景也少走很多的路。
拍摄时间:2009年8月18日至21日

电车路轨在英皇道的中间。


当时的时间是下午四点左右,主要是高楼把太阳挡住了!!






十字路口可以见到一部分太阳,如果刚好前面没有高楼的话。


在大巴上!



弥敦道在九龙,没有电车,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地铁、双层巴士和的士。


地铁入口,标记非常的清楚,所以很容易找,一个地方一般都有很多的入口。
消费5千感受香港购物 香港最宜居住的地方赤柱 逛街头中介看香港的居住
香港星光大道星光点点 亲历感受香港禁烟环境 自驾宁波学院区边吃海鲜
在星光大道上看维多利亚湾 太平山上看香港维多利亚湾 在香港逛宠物街
坐电车感受香港的交通 近距离接触香港爱狗人
深圳午后阳光的梅沙海滩 周末漫步在深圳深南路上 机翼掠过华南的天空
博客两周年的记录(博客感受)
博客两周年的记录(旅游)
博客两周年的记录(装修)
博客两周年的记录(家居绿化)
博客两周年的记录(狗狗) 博客两周年的记录(猫咪)
博客两周年的记录(汽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