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想打造的英文系

(2014-08-25 09:52:07)
标签:

教育

历史

分类: 大学梦

 

俞老师在不同场合说过,耿丹的英文系,应该是最好的。我听了,压力不小。

 

上学期,院里让我兼任语言系主任,我不胜惶恐。十几年前,我在武大英文系,只是个小讲师。系里开会时,我躲在角落,听老教授们痛陈学校弊端,装做闭目养神,心里唯恐天下不乱。

 

无知者无畏。我想打造一个全新的英文系。

 

中国的改革,其实就是恢复以前的常识。我读了不少闲书,对民国时期的英文系比较了解。我要做的,就是回归民国的英文系。一言以蔽之。文学教育。

 

当年的英文系,以文学为主。文学教育符合中国传统。中国几千年士大夫,均以诗文见长。西风东渐以后,文人墨客自然专注西方文学。

 

燕京大学英文系的课程,强调文学性,分十九、十八、十七世纪英文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莎士比亚等等。余光中回忆他读书时的金陵大学英文系,四分之三的课程是文学。我们耿丹,虽然做不到很专业,至少我们可以开出小说、散文、戏剧的课程。

 

燕京英文系,最初教师14人,从教授到助教,均为美籍,后来才逐步引入中国教师赵萝蕤、俞大洇、巫宁坤等。对于我们来说,引进专业外教,任重道远。我理想中的驻校诗人,不知何时能进驻。

 

燕京大学英文系,与其他教会学校不同,重视母语,即中国古文。燕大有一年入学测试,就是翻译《桃花源记》,还不提供原文。

 

极有道理。外语教学表明,母语与外语有正迁移作用。中文好的人,学外语更有潜质。我们耿丹语言系,还包含汉语专业,地利人和,便于英专的学生,提升中文修养。

 

民国时期的英文教学,自由度颇高。没有什么统一教材,由教师自主。1924年到1925学年,林语堂在北大教英文课《基本英文》,大英,还不是英专,用的教材是Hardy的The Return of the Natives,听说读写一体。郁达夫等人教的大一英文,教材是H.G.Wells的Time Machine,Conrad的Lord Jim,王尔德的戏剧等。

 

当年入学的学生,不少毕业于教会学校,英文应用能力颇高。而现在的学生,已经被中学英语教学彻底摧残,文学品味基本为零。我是在做无米之炊。

 

现在的大学英语系,要么注重项目、课题、科研基金,华而不实,要么过于市场化,强调职业性。殊不知市场需求千变万化,大学四年之后,也许,学的专业已被淘汰。

 

经典的,才是长远的。通过文学习得的英语能力,以及性情陶染,品味提升,会让学生终生受益。吴宓谈及文学的十大功能。即:

 

“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

 

也许我太理想化。有人也许会问,那学生毕业,怎么找工作呢?我们英文系,每年从全国招50人,我不办高大上,不申报硕士点、博士点,只专注做本科博雅教育,同时把学生从专四专八解放出来,不为考试而学英语。

 

最理想的结果,是一部分学生因家境优渥,不愁工作;另一部分直接去新东方,剩下的,可以读研深造。

 

我在痴人说梦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准备开学
后一篇:心一开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