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网友交流 |
实在说,这样的文章我是不愿意写的,尽管写完“认得并不一定明白:一的内涵”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二的两义”之后,按顺序早就应该写这篇了。但是,第一,太难;第二,说不清楚;第三,人们不会理解和相信。可是,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老朋友方方有了新状况,老人实在“无可奈何”。

大家首先读下面的短文:“看自己与人与社会之差距” ,这是老人摘存的一篇博客日记,稍做了通顺处理。
今天,我深该地体会到了一种无可奈何。记得曾几何时,我曾对自己说:人生在世——于一种奋斗、一种活法;只要自己做,不存在行与不行、可以与不可以。于是我开始深信自己的这种理论,并一直在行动着。但此时,面对一些选择的是是非非,我真的无可奈何、无能为力。
我讨厌人生的某种理论支配,但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一个幻想主义者,我又希望我向往的那种理论能支配我的一生。万物内在的规律揭示了这种想法的不可能,现实作为一个客观的存在,是我们任何一个人所脱离不开的。这就是哲理,这就是原理,这就是人文反应,与化学反应一样是现实存在的。
我曾经义愤填膺地反对某种对弱者的侵犯,也曾经为受苦的人们感叹,更有甚者不可理喻地反对某种事物的存在。我错了,错得很彻底,错得我自己都不想原谅自己。当悲痛无聊之后,我开始反思一种方法,一种活法。虽然我不满于现实,但现实是我们每个人所必须接受的东西。于是我又想到了我以前说的那句话:
不再(因为)明天对今天的难忘而介怀,不再(因为)天堂对地狱的不满而悲哀。因为这是命运的不可更改。不满命运,但我们必须得相信命运。不相信命运我们就必须反抗命运,这就是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价值。
作者可能是入世不久的年轻人,写法属于“现代派”,不认真体会还很难理清。话又说回来,“现代派”就是体会大意,所以我们就体会些大意:
原来——我讨厌人生的某种理论支配,又希望我向往的那种理论能支配我的一生;我曾经义愤填膺地反对某种对弱者的侵犯,也曾经为受苦的人们感叹,更有甚者不可理喻地反对某种事物的存在。
可是——我错了,错得很彻底,错得我自己都不想原谅自己。面对一些选择的是是非非,我真的无可奈何、无能为力。
发现——不满命运,但我们必须得相信命运。不相信命运我们就必须反抗命运,这就是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价值。
觉得——现实作为一个客观的存在,是我们任何一个人所脱离不开的。
“我深该地体会到了一种无可奈何”是年轻一代——国家的未来——心灵的呼唤,弥漫在网络里,也震撼着世界——每个人都听到这个声音了吗?
我正审查“揭破生命的秘密:男人没有不自私”一文的时候,方方的信息接踵而来:
方方:您好,我今天又发脾气了,我知道这样不好,我就是控制不了。
方方:其实我知道大过年的,我不应该这样,我就是控制不了。
方方:您比较了解我,我总是压制自己但是我还是压制不了。
方方是老朋友了,在“也谈命理(3)——方方怎么办?”里介绍过,方方的问题代表着社会主体人群的烦恼。成年人,承担着家庭、社会的责任,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脊梁。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由于文化的断代,天生就缺少“母亲”“乳汁”的滋养——先天不足!现在社会上也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没有母乳喂养过的孩子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兄妹生下的孩子:你的名字叫烦恼!”说了“社会的焦虑”,方方也说了:“哎。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心浮气噪了。”
方方:我知道这不是这几天的事了。这段时间我都过的不如意。我们婚后生活也让我好失望。我的流产也让我觉得人生好没意思。
事实上,无比自负的现代人,心里也并不安稳。我们固然能把我们的这一副身躯,放置在装饰得十分华丽的居室里,除了不断更新的家具而外,还堆满了不断换代的家用电器,但我们的心呢?我们总是一念生而百念生,致使心有千千结,在孤寂中向往着热烈,在热烈中又叨念着孤寂;满心渴望地想把什么捏在手里,等刚一到手又要匆匆地舍弃;虽然不知道今宵酒醒何处,却头破血流也再所不惜,始终不会满足,所以也永远没有出路,永远没有停泊之地。
(我把上面这段文字发给方方的时候,她发来的图片。)
这一切又是怎样开始的呢?西方的人们打倒了上帝,借助着暴力,把理性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而后产生的现代主义扩散到四面八方,乃至于裹胁着人们,朝着这条道路上走过去。
曾几何时,我们也打倒了孔老二,还“踏上一只脚”,狂妄地叫嚣着:“让他永世不得翻身!”终于放弃了我们原有的智慧,而深以为是地接受了西边的人们的主义。相信功利和享受就是一切,相信知识和信息就是我们的上帝,同时还相信这无休无止的一切都合情合理,动辄便说这是发展的、进步的。
像电脑一旦被输入了某一种程序之后,就只能接纳与之相容的信息,而从此拒绝其他的信息。我们也一样,我们的心识一旦建立起来之后,便难免反过来,把感知到的一点点东西,当作全部的真相和真理。我们总是相信自己的感受和经验,相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总是固执己见,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天经地义,嘲笑一切我们不知道和不明白的事情,乃至于本能地畏惧真相和真理。我们就陷落在这样的迷津里,划地为牢,像鸟儿被关在了笼子里一样,再也找不回我们本来拥有的天地。却常常觉察不到这种囚禁,倒往往为此感动不已。
至于群体的我们呢,则不言而喻,便像计算机网络似的,联结着的计算机就同时也制约着。你的所见所闻,就在时时刻刻地对你动之以情、反反复复地向你晓之以理。除此以外,又还有荣华富贵相佐证、刀剑风霜相威逼,这时候即便是谎言,也都会变成真理。此即红尘滚滚,便是一个人非常难以逃脱。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就会以为世界正如我们之所想,把自己心里的景象,当作世界的模样。除了自己的见识之外,其他的知见,我们便都不能同意,乃至深深地鄙夷。我们不怀疑我们做过的和正在做的一切,也不怀疑我们所赋予这一切的意义。坚持说这生命值得热爱,这生活也很美丽。相信明天会更美好,相信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而在这之中,你就得努力,去设计自己,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去争取一切想得到的东西。我们实在不能想象,一切如果不是这样的,又还能是怎样的。
你以为你可以去追求你想求取的东西。你凭什么不要金盏玉盘而要陶瓷瓦罐呢?你凭什么不吃山珍海味而食粗茶淡饭呢?你凭什么不自驾豪华轿车而搭乘公共大巴呢?又凭什么不住高楼大厦而住寻常巷陌呢?……我们实在不能一一例举了,就只好分类成什么生理、安全、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等的层次。好象我们的生活目标就在那个更高的层次之上,尽管我们还没有发现任何一个个体实现了目标,却固执地以为目标总在前头。当然,也不需要知道,当那个目的达到了又会怎样?我们能够做的,也就是表现自己、扩张自己和不断地满足自己,是不是呢?
所以,人世间的追逐也就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我们确实已经建造了一个混凝土的世界来取代原来的天地,乃至于都不再有日出日落,不再有春风秋雨。橱窗当然很豪华,就豪华到使人恐惧。商品当然很繁多,就多到让人生疑。我们甚至不再吃食品,而只吃包装过的食品,不再需要寻常的文化,而只要包装过后的文化。一切都被金钱消解了,一切都被利润和消费所代替。我们的每一种追求,都无可避免地要反过来异化我们自己。现在我们也只好像商品一样,把自己自我设计和自我推销出去。而离开了歌厅和茶楼之后,我们也仿佛是不能唱歌和不会喝茶的。谁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呢?这种日益增长的追逐,和这种追逐引发出来的冲撞和纷扰,就不仅使我们愈来愈纷乱和孤寂,也使得天地愈来愈残破和疲惫。黄河之水已经流不到海洋了,那苍天下也不再是风吹草低见牛羊,而是风吹牛羊见草低。就连我们自己也明明知道,我们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我们又怎么能满足自己?这就很难说,最终会不会像我们自己为自己许诺的那样,一定是如花似锦的(上面几段内容摘自《武当山说什么》之“玄岳门”)。
方方:终于我还是受不了了,我今天当着他的面哭了。
方方:我好累。我一直压制我自己。做些我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方方: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我就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
方方:我现在就是这样的搞不清自己。但我感觉我这么过下去的人生将会是多么没有意思啊?
想想多么可笑,我们自己挖了祖坟,还四处在找爹妈,沦落为“兄妹生下的孩子:你的名字叫烦恼!”。尽管还时时提起我们五千年的文化,可是,早已不知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是什么了。但是,正像“揭破生命的秘密:男人没有不自私”里说到:“总有服气的一天,不怕你犟!”方方的机会来了:
方方:这么一想。我就觉得自己真的活的很渺小。
方方:在这个很世俗的世道里,我活的更累。您有我这样的想法吗?
方方:我现在就觉得我现在的生活不快乐,但具体的我也说不出原因。
方方:我觉得没有人真正的关心你。真的没有。大家觉得人都是这样的,没有什么应该关注的。
方方:可能是这样吧,可是我觉得这样下去一代又一代又有什么意义,人与人之间就是利益与金钱关系吗?
方方:呵,我本来就有些悲观。
方方:我就是搞不清。人一代又一代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责任?
方方:人好像就是为钱而活着……钱是为人服务的,现在好像是人在为钱服务。
方方:我现在就是不知道——人生活的真谛是什么?
我们痛苦着,我们烦恼着,我们还可以意识到:不管是因为欲求,因为纷乱,因为孤寂或恐惧,又还是漫无所依,在那心灵的最深之处,又还是有什么迷一样的东西在呼唤自己。
我发这些给方方以后,她回复:对,灵魂无处安生!

方方就是方方,没有愧对“祖上的阴德”庇佑,自己找到了“为人处世的真机妙窍”。我们中国人太幸福了,像孩子一样怎么地不满意父母,父母也没有放弃我们。“虽然洋装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们身上流淌着中国人的血,中国文化还一直庇佑着我们啊!
方方:先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吧。
正像方方自己说的,她的情况我比较了解,所以我给她的方法是把老人的文章看完。
这件事情,不是一天能解决的,它超越了人的思想的范畴,所以说了也不能理解,只有去做——你把博文先看完。
一个网友就和我谈了,经过几年来的学习,和同事相处融洽了、同事们更喜欢她了,连丈夫也说她温柔、更有内涵了,不知道为什么?
方方:我老公的工作已经有1-2个月没有休息了,每天晚上回去我都没给他好脸色哦。
老人:放下一切,自己充实——自利,以后就知道了。
方方:
心里烦!
方方:
心里烦! 老人:把问题放下,平淡相处,你该做的家务完了以后,就看文章。
方方:好!
老人给方方的方法,当然不是给所有人,老人没有资格给人类方法。但是,中国文化是人类的财富,更是中华母亲的乳汁!缺什么就补什么,没有受到母亲乳汁滋养的人们,早晚需要再享受母亲乳汁的滋养。
我们中的有幸者也或迟或早地从“革命”、“市场”或者“哲学”中走出,不辞苦辛地去寻求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解脱之道。于是,“雄心”脱落为“无念”,外求转变为内寻,群啸简化为独行……或快或慢,殊途同归的我们不约而同地转身走向古代前辈的伟大智慧,走向儒、释、道,或它们的结合体。(摘自“修行路上的攀登”)
三才之道包括儒、释、道三家的学问,不是一篇文章能够谈清楚的东西,老人以为三家各有千秋,也许是任何人需要学习的东西,老人将逐渐把学习心得拿出来,以求证于各方大德的批评指正。最后老人想说,最近管理圈子任务繁重,减少了写文章的时间,文章数量可能减少些。但是有失就有得,看到不少好东东,我会时常配合文章内容引两篇和大家分享:
(巧的很,一个网友发来信息,老人看到: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要想成为一个有教养、有道德的人,就必须以“静”来做学问,以“俭”来修身。俭不只是节省用钱,而且自己的身体、精神也要保养,简单明了,一切干净利落,这就是“俭”的意思。
“非澹泊无以明志”,是讲养德;“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讲修心;“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是讲求学的道理;心境要宁静才能求学,才华要靠学培养,有天才而没有学问修养,才情就会枯竭,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读书再多也是白搭;思而不学,有才能也是很危险的事情。纵然是天才,如没有学问,也不能成为伟大的天才。所以有天才,还要有广博的学问。学问从何而来?从刻苦的学习中来,然而心思不宁静,则无法成就其学业。
“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慆慢也就是“骄傲”一词之“骄”。没有真本事而自以为了不起是骄,有本事而看不起人为傲,慢就是自以为对。主观太强,那么求学问就不能研精。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和历史经验都在说,一个人不管有多大学问、多大权威,一骄傲就失败。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一个人即使有周公的才学,有周公的美德,可是假如他骄傲自大,又悭吝不仁,这种人就不值得一提了。“险躁”是什么意思?人做事情,都喜欢占便宜、走捷径,想走捷径的人大多会心存侥幸,这是最容易犯的毛病。其结果是逐渐养成盲目暴躁、急于求成的习性,遇事自然就要丧失理智,冒险蛮干。这种人,没有不失败的。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如果人到临死时才明白人生是怎么回事,就一切都晚了!至于有的人到死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那就更不用说了。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外物诱惑的内因往往是内心的躁动。心静自然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懂得放下的道理才可能用平和的心态去看世界。
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而俭以养德,说明了节俭对修身养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你有不断获取财富的能力,但却没有浪费的权力。
学须静也,自己必须先静下来才可能更加专注的去学习。才须学也,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需要后天的不断学习。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人学者提升自我谋生手段,为己学者提升自我道德修养和品质。
雨水已过,天寒地冻的北方光照日益充足,阳气日益强盛,虽然还能冷一段时间,但春天的脚步已不可阻挡地来临了。
冬去春来,阴阳交替,大自然总是在不知疲倦地运动着。自然界是如此,我们人类何曾不是如此!一个人从婴儿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最后走向死亡;一个生命消失了,另一个新生命又诞生出来,人类总是这样生生死死地书写着自己的历史。
可是,人类的生死存亡不是简单地重复,不是一成不变地轮回;人类虽然是大自然的产物,却与自然界所有的生命有着本质的不同——人类具有伟大的创造性!
——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先还是刀耕火种,含毛茹血。“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先刀兵相见,血洒疆场。“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先傲视天下群雄,建立了强大的大秦帝国、大汉帝国、大唐帝国、大宋帝国。
——曾几何时,在西方列强的凌辱之下,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曾几何时,中国共产党人奏响了20世纪的春雷,人民终于昂起了高贵的头颅。
——曾几何时,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让全世界发生了强烈震撼,沉睡的雄狮终于觉醒!
今天,我们在高兴之余,也有几分遗憾和苦涩:
抬头看看天空,天空已失去了蔚蓝色;低头看看河流,河流已失去了母亲的青春和光泽。干旱、酸雨、沙尘暴、气温升高、海平面上涨......这一切似乎预示着世界末日的到来。
可是,在这里我要振臂高呼:世界末日不会到来,人类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止,就如同太阳每天都会从东方升起来一样;即使是一个太阳系消失了,一个新的太阳系必然会在宇宙中诞生出来!
阴盛阳转,阴去阳来,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一个阶段走向另一个阶段,从一个高潮走向另一高潮。推动事物变化的动力是对立统一规律。在世界上,我们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最精通辩证思维。二千五百年前的老子就精辟地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任何好的事情都可能润育出坏的结果,同样,任何坏的事情也有可利用、可借鉴的一面。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大自然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最后会使我们一无所有。不过,我们不必太悲观,中华民族永远是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民族。我们既然认识到了这一点,就必须痛定思疼,就必须向一切违背科学、违背自然规律的野蛮行径作斗争。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会让我们的天空变成蔚蓝色,让山川披上绿装,让沙漠不再呈狂,让河水清澈见底,让中华民族再一次成为全世界文明的中心。
我不是预言家,但我坚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前一篇:揭破生命的秘密:男人没有不自私
后一篇:“铁忤磨针”原来是则黄色笑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