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电影《小人国》观感)
(2009-07-24 06:33:34)
标签:
育儿小人国电影孩子 |
分类: 懒猫的早教园地 |
某天去幼儿园接好好,看到园里一个和好好差不多大的小姑娘,正欢快地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很积极主动,还不时和来接孩子的大人们聊聊天,看起来心情很好。这时她妈妈来接她了,小姑娘的表情,霎那间就从满脸的阳光灿烂变成多云转阴还有小雨,说起话来带着哭腔,刚才那个主动的劲儿也不见了,什么都要让妈妈帮她做。我当时突然想起电影《小人国》导演张同道说的一句话:“拍这个电影我才发现,即使是你自己的孩子,你的了解也是有限的。”
上个月在北京青年宫举办《小人国》首映式时,我带好好一起去看。因为之前已经对影片比较了解,所以电影对我而言是意料之中的好看,意料之外的,是好好同学自始至终都在全神贯注地看影片,这在该同学“看电影史”上是表现最好的一次,比看动画片还看得专注。张导演后来告诉我,直到电影放完灯光亮起,他才知道电影院里竟然坐着六十多个孩子,因为放映过程中完全听不到孩子的喧闹声,孩子们看得都很专注。
影片中的几个场景:
老师一次小小的帮助——
电影刚开始没多久,有一个场景:一个男孩去邀请一个女孩和他一起玩王子和公主的游戏,女孩呢,正在娃娃家里和另外几个女孩子做游戏,没理睬这个男孩。男孩在娃娃家外面徘徊着、观望着,显得焦躁不安。好好看到这里说:“他不开心。”“为什么不开心呢?”“他想和那个女孩玩,女孩不和他玩。”在电影中,这个情景被大李老师看到了。大李带着那个男孩子走到娃娃家门前,说:“他在扮演王子,想邀请一位女孩演公主,我们让他选择一个女孩子扮演,好不好?”
女孩子们同意了。男孩在老师的鼓励下有了勇气,他直接走到自己心仪的女孩身后,抱起了那个女孩。此时,男孩子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我看到身边好好同学也开心地笑了。我呢,却感动得流下眼泪。对这个男孩而言,儿时这次不经意的经历,于他可能是一生的影响。当这个男孩子长大以后,再见到他心仪的女孩,他将能够鼓起勇气向女孩子表白,说不定就因为老师一次小小的帮助,这个世界今后就多了一对幸福的情侣和一个幸福的家庭。
谁是真正的儿童心理专家——
看到2岁男孩锡坤的“破坏行为”之一:“鞋子神秘失踪”——锡坤一次次地把鞋子丢入垃圾桶时,好好以及坐在我身边的其他孩子,都发出会心的笑声。
好好说:“那是体验垃圾桶。”
我问:“为什么叫体验垃圾桶呢?”
好好:“因为要体验垃圾桶能装多少鞋子。”
—— 孩子是多么了解孩子啊!成人中真正能读懂孩子的,被称作“儿童心理专家”,那么,每个孩子都一定是最合格的“儿童心理专家”吧。
孩子的审美观——
影片中有一组非常美的镜头,孩子们在秋天里,奔跑在金灿灿的原野上、树林中,背景音乐是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唱的歌曲“一片树叶落下来......”,这时好好问我:“妈妈,真的有这个幼儿园吗?”“真的有。”“我能去上吗?”“你为什么想去这个幼儿园呢?”“那里太美了!”
喜欢孩子王——
看电影之前,我很八卦地告诉好好电影里有个小霸王。于是电影开演后,小人总在问,小霸王怎么还不出来啊?池亦洋出场后,小人不说话了,看得津津有味。出了电影院小人告诉我,电影中她最喜欢的小朋友是池亦洋。问:“为什么呢?”竟回答:“因为我也想做他那样的孩子王。”(我在想,这是本能还是成人的投射?)
(后来和孙瑞雪老师交流时,孙老师说,幼儿园里出现孩子王的现象是不正常的,对此我可能会请专家就此话题进行讨论。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
----------------------------------------------------------------------
首映式后请张同道导演、李跃儿老师和中科院心理所的王文忠博士来公司一起聊这部电影,下面是几位老师针对这部电影所说的一些话:
张同道:
“拍这个电影我才发现,即使是你自己的孩子,你的了解也是有限的。”
“拍完这部片子我的感受就是,我们不能再把孩子当做一个教育的对象,或者说不能仅仅当做我们的教育对象,很多地方,我们需要从孩子那里吸收智慧。”
李跃儿:
“孩子就像一颗种子,只要提供环境和空间、提供足够的工作材料,条件够了自然会发芽,按照自己的发展模式去发展。成人要像仆人一样,诚心诚意去协助他们长大。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不需要就离开。”
王文忠:
在谈到孩子的反抗行为时说,“所有的反抗都是在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产生,如果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有合理的表达,何来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