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龋齿乳牙看牙保护牙齿奶瓶齿育儿亲子 |
分类: 小好好的成长日记 |
一、发现龋齿:
好好同学虽然很早就能用杯子喝水了,但一直以来,喝牛奶还是用奶瓶。俺虽然知道奶瓶龋齿这回事,可是每次看到她用奶瓶喝奶时那个享受的样子,还是不忍心不给她用,只是每次喝完奶再给她喝几口白开水。但是前两天,俺偶然在明媚的阳光下,突然发现了小人儿的2颗门牙之间,居然有个很小很小的洞洞,不仔细看,还以为是牙的缝隙呢。于是俺反思、俺痛下决心,要给好好断掉奶瓶。
俺抽空去海淀妇幼口腔科的儿童诊室“侦察”了一下,感觉条件还不错,每台机器有两位医生,一个看牙一个安抚宝宝。原来担心的几个顾虑,比如小宝宝不能配合张嘴什么的,人家医生都是有解决方案的。再看那些看牙的孩子,也没有我想象中那般哭得惨兮兮的。有个和好好一样大的女孩儿,龋齿情况比好好严重多了,来看过好几次了,看她候诊的时候还开开心心的,没有害怕的样子。想想要是俺自己看牙,心里都会有点哆嗦,孩子们还真是够勇敢的。
下决心带好好来这里补牙。
------------------------------------------------
二、看牙记:
候诊的时候,里面一个正在补牙的孩子一直在哭,哭声很有些凄惨。好好有点怕,一直让我抱着。于是我就抱着她看墙上的儿童口腔知识科普展板,娘俩一起接受科普教育。
轮到我们了,进去看到刚才一直哭的那个孩子还躺在就诊的椅子上补牙,哭得嗓子都哑了还在哭,听医生说那个孩子一口牙里面有一半都坏了,这次要同时补好几颗牙,所以时间比较长。陪着那个孩子来的人看起来不像孩子的妈妈,更像是家里的保姆,面无表情地配合着医生。心里替那个孩子揪心。
好好听着那个孩子的哭声很有些紧张,好在诊室里面布置得很温馨,到处贴着好好喜欢的海洋动物的卡通图案,窗台上还有一个鱼缸,里面养着很多条小金鱼。好好来来回回地溜达了几趟,然后主动爬到治疗的椅子上,好奇地研究起身边的各种设施来。
这里的医生和护士都还比较有耐心,对孩子的态度也挺亲切。负责给好好补牙的医生,一边哄着她玩一边检查了好好的牙齿,然后告诉我,门牙上确实有洞,而且是两个,一边牙上一个,好在这两个洞都不大。医生说我们及时来补牙,做得很对。很多家长觉得,反正是要换牙的,不用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有龋齿以后,食物残渣容易藏在里面,刷牙时很难清除干净,而且牙齿表面的珐琅质被破坏了,已经失去了保护层,这样下去龋齿会越来越严重,还会引起炎症,如果损伤到神经后,孩子就会经常感到牙疼,不仅痛苦,还影响进食,影响营养的摄入,而且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有损害。所以,一旦发现龋齿,一定要及时治疗。
好好很配合地让护士给她戴上防水的纸围嘴,然后躺在放倒靠背的椅子上,这一切都让她感到新奇。医生让张开嘴、不让动也都很配合。医生开始用水钻冲洗牙齿的时候,小人不干了,那滋味确实不好过。俺配合医生按住小人的双手,护士扶住她的头,小人很气愤,大叫“我要出去!”医生终于把小洞洞冲干净了,俺吃惊地发现有一个洞洞还挺深的。看到小人情绪激动,医生说先抱着她出去稳定一下情绪吧。俺早就这样打算了,很感动医生的体谅,赶忙抱起委屈的小人出了诊室。
在外面,俺给小人做工作,医生阿姨不是说了嘛,牙齿上有了小洞洞要是不治,洞洞就越来越大,那时候会很疼很疼的,而且要想再补的话,就像那个姐姐那样了(那个姐姐就是刚才一直在哭的孩子)。好好应该是听懂了,她紧紧地抱着我,听我说“那咱们进去接着补牙好吗?”很乖乖地点点头。
可是医生用水钻的时候,好好还是不配合,也难怪啊,那玩意连大人都有点怕怕呢。为啥没有专门为孩子设计的补牙工具呢?比如,把水钻做成喷水枪的样子,补牙的物质做成巧克力的样子,咬一下,就补好了,。。。唉!谁能考虑一下俺的创意啊?
最后阶段,该补洞洞了。医生说这个时候一点都不能动,因为好好不能配合,需要采取些必要的措施。。。这是俺最伤心的一刻了。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俺觉得实在太漫长太漫长了。俺眼巴巴地看着医生手里的工具,期盼着能快一点、再快一点。。。那一刻,俺的心里充满了自责。。。俺不是一个尽职的妈妈,是俺的疏忽和懒惰,让女儿今天在这里受苦。。。心痛的感觉啊!!!
虽然兔子阿姨说,“奶瓶和龋齿的直接关系不那么大,而各类糖果以及在幼儿园的进食习惯倒是很关键的。”但是俺知道,兔子阿姨一方面提醒俺,一方面也给俺安慰。好好2岁以前不知糖为何物,上幼儿园的时间也不长,这两个原因还不那么强烈;洞洞是在门牙上,医生也说,这两个洞和入睡时用奶瓶喝奶有很大关系。不是因为使用奶瓶本身,而是和不合理使用奶瓶密切相关。尽管俺早就知道奶瓶龋齿的成因,可是由于俺的懒惰,总是让好好喝着牛奶入睡,而我只在她喝完牛奶换一个装白开水的奶瓶给她再喝几口水,就觉得会没事。有的时候好好半夜里要喝牛奶,俺迷迷糊糊地常常连喝水这一道程序都省了。
事先俺和医生达成了共识,今天只补一个洞洞,所以,整个过程还是很快的。医生说因为洞比较小还没有破坏神经,所以一次就能补好,否则还要先杀神经,不仅痛苦而且要多跑两趟。可见及时检查及时治疗多么重要!
------------------------------------------------------
三、经验总结:
今天还有两点重要认识,也是让俺感觉自己很愚昧的地方。
也是很早以前,俺就在书上看到,孩子长第一颗牙之后,就要定期去看牙医,接受牙齿检查并学习如何保护牙齿。那时候,俺却觉得这一做法根本不符合中国国情。
听今天的医生说,很多孩子在治疗的过程中哭,根本不是因为疼,而是害怕。这一点,凡是第一次来看牙的孩子,不管是2岁还是6岁,都是一样的。比如好好的情况,治疗时不触及神经,根本不疼,但是她还是哭了,是因为治疗的过程让她感到害怕。如果从小就定期光顾牙科诊室做检查,孩子就不会感到害怕,一旦需要治疗,也会很好地配合。(我们第二次看牙的经历就证实了这一点,参见:第二次看牙)
另外,俺总是认为孩子很小的时候牙齿根本不会出问题,所以给好好刷牙的时候,她不让我给她刷,我就不坚持,让她自己装模做样刷几下了事;还安慰自己说,重要的是养成习惯,大一点的时候就能刷干净了。医生说,保护好孩子的牙齿,重点要做到两点:一是吃完东西及时漱口,每顿正餐后、以及平时吃完水果、零食,都要坚持含两口白开水,咕噜咕噜几下,这个习惯如果养成,会受益一生的;另一个就是,孩子在7岁以前,都不具备独立把牙齿刷干净的能力,父母一定要在刷牙时帮助孩子,先让孩子自己刷,培养好习惯,然后,父母再给孩子把牙齿彻底刷干净。
于是,回家后,俺着手改进“工作”:只要好好吃过东西,就给她喝两口白开水,“咕噜咕噜”一通;晚上刷牙的时候,好好自己刷过之后,俺把她抱在怀里,在灯光下仔仔细细地再刷一遍。这两个做法要是以前,好好根本不“从”,经过这次补牙,小人也“受”教育了,只要一说不怎么怎么样牙齿就要出洞洞,小人立刻同意。
还有,在俺经过种种努力后,好好不用奶瓶就是不喝牛奶
。为了保证小同学的营养,现在俺又重新让小人用奶瓶喝奶了
。但是,晚上喝奶的时间被提前——在刷牙之前喝奶。睡觉前还想叼奶瓶的时候,就只能用奶瓶喝些白开水了。这样,既保证了营养,又保护了牙齿。
相关博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