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故旧的诗歌拿出来,只是一种忆念、一种自己认为最恰当的对花开富贵的牡丹的自我注解。
是的,那是情的凝炼、是年轻时热恋的宣示……
那时,颖韬先生正热烈地闹着恋爱且愿意以牡丹自比,非常认同牡丹经受冰霜,却无怨无悔……而一俟春光萌动,便将根底储存的精华尽数输送到枝头,催开花儿的盛开……(而缘起的物事是寒假回家带给爸妈的一幅牡丹图和配挂的对联,挂到墙上可以每日看到)。
感觉牡丹的品德和性情有一种深沉的厚爱和广博的忠义在内,甚至不乏那种伟大的壮烈和无限的悲悯【悲悯源于物事人非的无奈】……
常常觉得自己就是那一季舍命不舍花的牡丹,可以为爱的对象舍弃一切、背负一切、且不求回报、义无反顾……
也许这些字词不仅幼嫩、还有稚拙,但二十一年前的真挚情怀、真情实感,也许是任何精美的文字、工整的诗句都无法比拟的……
你读来理解吗?
《 牡 丹 》
<一九八七年一月末>
经住初冬冰霜日,
留待暮春吐芳华。
输却根底精华去,
换得枝头美色发。
俗人求香是求艳,
牡丹舍命不舍花。
国色任由群芳妒,
天香全为一人夸。
题记:
牡丹花开须冰冻四十余日,一俟春天便将根茎储存之养料,尽数输与花蕾,方换得国色天香装点暮春。故古人有“牡丹舍命不舍花”之感叹……吾感牡丹灵性特质,乃咏颂并志之。
《再赞牡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dfcc3c0102dybx.html
《牡丹有大德,舍命不舍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dfcc3c0100cx3w.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