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之中尽显华美
摄影/衣香云居

- 01 -
灵山梵宫建筑群中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亮点”,那就是梵宫中所运用的灯光技术是“见光不见灯”。在“光、建筑、佛教文化”
梵宫的建筑同灯光设计融为一体,把灯源做得很隐蔽。“见光不见灯”的奥秘在于建筑顶部的巨型凿井。这个凿井是一层一层不同木构件的组合,通过木雕构件,背后透上灯光,步入梵宫大厅,游客会感受到灯光带来的庄严和神秘,那就是照明设计师的匠心独运——“见光不见灯”梵宫廊厅。

- 02 -
这里大型系列油画将以时间为序列,以佛教的传播、交流和当代佛教发展为主题,勾画出一组鲜明而壮阔的佛教历史图景。此次灵山宫廊厅选用油画的绘画技法来表现立意如此高远,篇幅宏伟,内涵丰富的大型佛教艺术作品,既是佛教史上“前无古人”的创举,也将是中国美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中国佛教文化和艺术史上传世之作。

- 03
-
浮凸恢弘、珍木重生,梵宫室内木雕群以贵重的金丝楠木为主材,通过精湛的东阳木雕手法和花卉、云纹、四灵、回型等元素,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祥瑞、祈福诉求,与建筑和佛教文化进行和偕对接。造型准确生动,近乎圆雕的高浮雕通过细腻繁复的压缩关系将体积感雕造得无与伦比。

- 04 -
灵山梵宫穹顶的壁画《天象图》,结合穹顶的独特建筑形态,依据唐代不空法师所译《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以炽盛光佛、九曜星全图、十二宫等为主要元素构成。圆心是祈福消灾的炽盛光佛,内圈是九曜星,外圈是十二宫,分三个层次一次排布与整个穹顶之中。二十八宿的图案散布其间,并将佛教文化特有的飞天、莲花、葡萄纹等图形与整个画面有机结合,每个穹顶四角各有一飞天,守护四方。整幅作品呈现出四方天宇、高朗明丽,飞天腾跃,云气缥缈,天花旋转的图景,突出了天象图的动感意向,展现了佛教曼陀罗意味的天象幻境。考虑到壁画在灵山梵宫整体的装饰作用,以及所要展现的文化内涵,天象图不过分强调天文学的意义,而是注重佛教意味和艺术表现,利用圆阔的画面空间,在稳定中追求动势,形成一幅凝固而不滞重,流动而不散漫的画面。为了展现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并与周边环境色调相呼应,壁画选取了唐代为主的风格,画面以金黄褐色为主调,运用了宝像花,绕枝莲花等元素。为了更好地把佛国的空灵与天象的幻境完美地融合,天象图的创作在继承发扬敦煌壁画特色的同时,又从图案、色彩上做了相应简化,令各图形之间既独立又有联系,使穹顶富有起伏变化的建筑美感,营造出庄严华贵、圆融明丽、舒展大气的佛教艺术气息,以彰显东方佛教文化之魅力。就风格的选择,是因为敦煌唐代艺术代表了中国佛教艺术最璨烂的时代,也是中西文化艺术水乳交融的重要时代。经继承、发扬、创新后的唐代壁画艺术可谓艺苑中的一支奇葩,结合这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创作《天象图》,才能够体现出华贵圆满、和谐大气的完美风格,才能最终呈现出一部精美绝伦的传世之作。(文字摘自网络)

- 05 -

- 06 -

- 07 -

- 08 -

- 0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未完待续)
请欣赏相关链接:
【无锡】鸟瞰蠡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