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人生的幸福之门
(2013-02-04 18:20:30)
标签:
启程杂谈 |
分类: 本会团体 |
启 程
第二届PTP 成员
早晨醒来,看着镜中的自己,颇有几分自恋,因为昨天刚刚给自己做完美容。皮肤质感还不错,由于长的比较丰满,所以皱纹也几乎没出现踪影。只是在整理头发间又发现了几根白发,于是惆怅之意不觉而生。关于这个问题,早已纠结时日。经常问女儿:“宝贝儿,你说妈老了吗?”,女儿不以为然:“当然老了,因为你是‘老妈’吗”;接着问老公:“亲爱的,我老了吗?”老公答:“没有啦,正当年,味道正好!“什么味道?老女人的味道?”我马上追问。一旁的女儿说:“老妈呀,你可别折磨我爸了,我爸这么诚实的人都被你逼得只能说标准答案了!”看着女儿那调皮样,想起了她小到大的林林总总。
还记得怀她时的欣喜和憧憬,生她时的痛苦和期盼,看着她第一次行走,我激动的给亲戚朋友打电话告之她有多特殊,她都能站起来了,谁知电话那头却冷静地告诉我,这很正常,谁家孩子到这个月份都会站起来!初为人母的我从内心是多么崇拜我的孩子!
还记得喂奶那段期间,自己有多幸福。每次回家,她都特别殷勤的冲我笑,会走以后就会踉踉跄跄地走到我跟前,发出“吼吼”的示好的声音,然后自动机觉走到“食物”面前,把嘴凑上前去,大口吮吸。那满足的样子,至今难忘。之后的断奶,入托、上学,这一切仿佛昨日,但细细算来,13年弹指一挥间!
做了40年的女儿、16年的妻子、14年的母亲,18年的老师,发现人生不知不觉已走到了中点。想想自己这40年是幸福的、快乐的,是受到命运眷顾的幸运儿。
童年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少年遇到不错的老师和同学,青年遇到好领导,婚姻遇到好老公和好婆家,还生了个伶俐聪明的宝贝女儿。我有时真的相信“越幸福的人会越幸运”。2012年又遇到韦志中老师和几个心性投缘的好朋友。我感恩上苍,让我遇到这么多生命中的“贵人”。当然,生活中也不乏有绊到自己的“小人”,也有一些不得不经历的苦难,但庆幸的是都能反思、调整和提升,这一切反到成了生命中成长的珍贵“养料”。
人生走到40应该是个重要的结点。至今记得初读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卑微者的财宝》时受到的震动。他认为,一个人突然在镜前发现了自己的第一根白发,其间所蕴含的悲剧性远远超过莎士比亚式的决斗、毒药和暗杀。这种说法当时感觉有点危言耸听?经历之后确是如此。第一根白发人人都会遇到,谁也无法讳避,因此这个悲剧似小实大,简直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而决斗、毒药和暗杀只是偶发性事件,这种偶发性事件能快速致人于死地,但第一根白发却把生命的起点和终点连成了一条绵长的逻辑线,人生的任何一段都与它相连。诚如余秋雨所说:“再高的职位,再多的财富,再大的灾难,比之于韶华流逝、岁月沧桑、长幼对视、生死交错,都成了皮相。北雁长鸣,年迈的帝王和年迈的乞丐一起都听到了;寒山扫墓,长辈的泪滴和晚辈的泪滴却有不同的重量。 ”
中年是对青年的延伸,又是对青年的告别。这种告别不仅仅是一系列观念的变异,而是一个终于自立的成熟者对于能够随心所欲处置各种问题的自信。
因此,人到中年,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了顶在脑门上的观点,很多看似对立的观点都可相容相依,一一点化成合理的存在。大批的对峙消解了,早年的对手找不到了,昨天的敌人也没有太多仇恨了,人生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我开始思考,接下来的人生,我应该怎样过。一个女人,当她的事业、爱情、家庭、亲情、友情都相应的满足之后,是不是应该再让自己的生命层次有一个飞升?责任、使命这些原本看似太大的命题能否与自己的生命有所链接?
一次偶然的机缘,让我走进心理学领域,并为之着迷。有幸认识了我人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人---韦志中老师。他让我对教育引发深入的思考,他的真诚、他的创造力、他的应用心理学技术还有他的“因心理学而让更多人受益”的胸怀和使命让许多人和我愿意跟随他一起行走在“助人自助”的光明之路上。要想自己更优秀就一定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于是,我决定在不惑之年开始又一次的求学之旅!
2013年,对于全世界来说是一个开始,它是末法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来临;2013年对于中国也是个全新的开始,十八大领航的号角已经吹响,建立美丽中国,奔向小康社会成为每个中国公民的共同愿望;2013年对于我个人也是个启程之年,加入韦老师研究生学习团队,将会开启我人生中一道光明、智慧的幸福之门。我有一种预感,我的人生会因和这样一群优秀的人相遇而更加精彩!
期待,启程!
开始,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