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表达性艺术团体咨询与治疗的思考与感悟

(2010-07-24 22:54:20)
标签:

蚁族

周迅

余秋雨

杂谈

分类: 成长故事

对表达性艺术团体咨询与治疗的思考与感悟

文:费晓璐(淄博2010年7月本会团体模式第二模式课程学员)

先必须感谢韦志中老师的辛勤付出,自己对专业上的一点思考与成长感悟是基于他的授课过程而产生的。还要感谢同学们,是大家共同的参与与相互的信任营造了这个场。

通过学习与体验,对本会第二阶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概念、程序、注意事项、核心理念。

我认为,想成功的带领一个团体,导师及其团队的伦理观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理论与方法。所有不利于团体目标实现的事情都不做,所有有利于团体目标的事情都做。我认为其中主要包括态度与设置,态度中除了包含状态不好的时候不做以外,还包括导师团队负责任的态度比如导师工作团队的带领,设置的审查落实。其中一些设置是由主办方来做的,要给主办方一个明确的标准,按标准来验收。比如场地、安排、费用、保密原则等等,如果验收不合格就不要做,这是对团体咨询成员负责任的表现,也是专业化、科学化的一种表现。如果设置打折扣、设置不严密,不仅给团体成员不严谨的印象,而且其内容也容易打折扣。

另应该增加评估,可以帮助团体导师了解团体咨询的成效。也许这份作业就是这样一种评估。团体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如何?工作方法是否正确?成员是否满意?可以做哪些改进?这个评估可以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或调查问卷,让成员填写对团体咨询的过程、成员关系、气氛、目标达成、导师态度等方面的意见。个别访谈或集体访谈也可以。

理论与方法技术方面,内容比较繁杂,暂时未理出头绪,就体验中的感悟沿着时间线索谈一下。

第一天,当韦老师让我们以欣赏的目光看对方时,我领会到了欣赏的意义,每一个人都可以做你的老师,欣赏让你的心变得平静和喜悦。韦老师使用了以点带面的手法,通过一号病人的故事,以音乐舞蹈、心理剧、诗歌、绘画4种艺术形式让团体成员表达,在这个环节中的收获为:你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促成了我第一次演心理剧的经历,在此感谢老郑的引领——虽然他只说了一句话。韦老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运用投射、角色替代等技术在治疗患者的同时展现了技术,治疗或者说使其他成员获得了心理成长,一举三得。对本人的触动:别人的故事带给我虚拟的经历,虽然作为一名警察,对死亡接触过无数次,参加过解剖,但是这种生死相隔感情的体验还是第一次,再一次体现了团体动力的魅力。感谢女主角的信任与故事的分享,这种体验提醒我要珍惜、善待身边的亲人,不是为他们,而是为自己。同时,还能感受到团体成员对1号病人的支持——一种温暖的感动。

第二天,韦老师用2号病人做了内在小孩,再一次体验了团体的动力场,爱与温暖,当大家缓缓的围绕场地安静的走的时候,多么希望这种美好的感情能一直走下去,在这种温暖的氛围中,心灵得到成长。西天大学申请博士学位故事富含哲学意味,其启示不是单一的,还须回家慢慢品味。感谢几位选择我做他们眼睛的人,他们给了我力量与激励,让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第三天,学习收获为了解到某种类型的转诊、如何处理,其中又涉及到导师的伦理部分,石头的故事具体操作,并思考成员之间陌生人——熟悉人——熟悉的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微妙变化的,如何掌握他们带来的场温变化?思考自己是从何时不能够接纳虚伪的?为什么?因2号女主角的一句话感到自己付出感情被欺骗,团队成员被欺骗…..大家还选择她做最可爱的人?此处省略50字…..内心微妙变化,嗯,又带出了新的东西……也许下次,在人群中遇到她——虚伪,我不会再逃避。

我在想,团体当中洋溢的这种暖暖的让我落泪的东西在团体中,是人性最本真的东西得以呈现,这也是团体咨询的魅力之所在。这种本真不是我们虚拟的,而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在现实中被种种所掩盖。还是收获很大的,虽然不像上次心灵净化的那么剔透,但是否意味着我人格当中需要完善的那部分在逐渐变小?

第四天,剩下了两个病人,4号病人与5号病人。4号病人自认为可以出院了,并发表了出院感言,有三句话印象较深: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不要把自己的病太当回事,不要把心理学太当回事!更为戏剧化的是,韦老师让4号病人给自己的病友做告别的时候,她又说了一句,一定要把自己的病当回事!

下面,韦老师同样使用以点带面的手法,将5号病人的故事搬上了舞台。5号病人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很多年来产生了躯体化症状并访遍名医没有治好,是韦老师的一个来访者。在这个真实再现过程中,我看到父亲的彷徨与无奈,父亲那颗痛苦与无处表达的心。在那种亲情之间相互较量中,我流下了眼泪。主角认为存在的那种怨恨与内疚使他产生了躯体化症状,而这种存在又根本是一厢情愿的!原来你所认为确确实实存在的东西、感觉到的东西不一定就是现实,真的。亲情、真情就在这种一厢情愿的、误解的时候被那样痛苦的扭曲。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到了颠覆过去所有的感觉,从立体化的空间看人、事、物的方法,以前也会振振有辞的这样去讲,但是我相信那些都是肤浅的。

在今天,我写了生平第一首诗歌,生命中的贵人,这是升华部分,将内心的情感与感悟升华凝练,在分享着诗歌的那一霎那,我发现我已经逾越了十年来一直无法逾越的那种情愫。这是体验的魅力。也要特别感谢韦老师的故事,是他的故事让我升华,韦老师就象他的课程一样是一个奇迹,这甚至改变了我一直坚定持有的育儿观。

在韦老师让大家围坐一圈,来表达4天来的感想感悟并感谢一个人的时候,我感觉语言是那么的苍白,我无法表达出那些支离破碎的细节,无法分出主次,只想感谢他们、祝贺他们、祝福他们。虚伪在最后一天一直坐在我的身旁,我也应该感谢她,因此我拥抱了她,而她只是一个可怜的、躲在角落里边瑟瑟发抖的四十岁的小女孩。

四天完美的心的旅程,我走进了我的心,我走进了很多人的心,是一次非常愉快的心之旅程。感谢韦老师与团体内的每一位!而且希望韦老师能够爱护好自己,能够引领更多人走进这个领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