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承上启下重在中层(二)

(2007-06-29 21:09:05)
分类: 精细化管理
   (本文摘自《细节决定成败2》第三章)

5.         介绍“鱼缸管理”

把迟到者名单上墙,迟到次数多的以更大字号置于顶端,这一抓迟到的做法就是“鱼缸管理”。“鱼缸管理”的意思是把一些事情完全敞开,让更多人知道,像把金鱼放在鱼缸里一样。

有一家公司销售部门的报销制度就很特别——实报实销。报销单与每位业务人员的“费用业绩比”都要上墙,每周排一次,每月综合排名,让大家去评去议。业绩不佳者就得更加节约费用,费用较高的就必须有更高的业绩支撑。于是,业务人员学会了不见客户可以住招待所,与重要客户见面住星级酒店的套间也是必要的。一个晚上坐火车可到的就在火车上睡一晚,必须坐飞机的地方尽可能早计划,提前买打折票,能省钱就省钱。这样公司好像放弃了费用标准,但员工自己心里有一把尺,因为所有的费用、业绩数据都摆在墙上。谁想做矮子,谁愿意让人看不起呢?

6.         分类是管理工作中的通用技术

人之所谓聪明,常常是就思维能力而言,当然还有记忆力、反应敏捷程度等,思维能力我觉得最要紧的是分析、综合、推理三方面。管理工作中的分类既需要分析,也需要综合,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用到。

比如,工作可以按四个象限分类:重要且紧急的、不重要但紧急的、重要而不紧急的、不重要也不紧急的。

文件也可以分成四类:必须审阅并须回复的、需阅但不一定回复的、可阅可不阅的、根本用不着过目的(下边随意投送的)。

客户也可以分成四类:意向客户、准客户、在线客户、忠诚客户。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判断标准,有不同的服务要求,业务人员对不同客户跟进以达成其晋级,也有不同的记分,因而影响其收入。

再如业务人员的客户移交也分四种形式:意向客户电话移交,准客户当面移交,在线客户由经理监督移交,忠诚客户公司会策划一个活动促成其完整且郑重地移交。

7.         访问客户更需进退有度

我做销售部经理时,就为自己立下了许多拜访客户的规矩。

提前三个工作日发出“访问日程表”;

拜访经销商应亲自去两家店铺、访谈三个导购人员、抽检四份出货单、验看五份用户反馈表;

不接受客户的招待(工作餐除外);

不参加客户安排的歌舞、棋牌之类的娱乐活动(有上司同往且上司首肯除外);

专卖店货架上货品摆放不妥当,给予整理,货品有灰尘必须擦拭干净;

凡我公司的宣传材料,无论在会客室、谈判桌、资料架,如被放乱须整理之;

店内布置不符合公司VI设计规范,应及时地予以指出,并力图使之及时纠正。

8.         每年选一个课题,写一篇论文

企业干部写论文当然不可能是制度,但我做总经理时会要求中层干部每年写一篇论文。我进入中层的第二年意识到这样做很有必要,于是就坚持了下来。写论文,不一定要发表,但每年选一个课题,从年头思考到年尾,不断搜集相关资料、整理案例、借鉴一些别人在这一问题上的见解。365天下来,一个小问题自然就思考得比较明白,比别人透彻了。如果10年下来,每年聚焦一个问题,10年之功的积累,你想不专业都不可能。

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的“作者介绍”部分,有一段小标题为“功课积累文章”的文字:“从做推销员之日起,十余年来,坚持不断地做日记、计划、总结和专题研究,功课不辍,积累和发表了57万字的市场营销与经济管理方面的著作和专题文章。”这是我的一种学习习惯,也是一种工作习惯。

近三年,尽管平均每月讲学七场(大多一场为一整天七个小时),身兼四家企业的顾问,自己还有一点小投资在两家公司,但还是精读了29本书,写了4本书,发表了18篇文章。虽然精品极少,甚至还有次品,但心得在积累。坚持做功课,写专题文章,做专题研究,天长日久,其功大矣。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多事在内心深处回味一遍或梳理一下,会觉得掌握了很多,不仅思路清楚,而且认识深刻,不免一时沾沾自喜起来。但是,当你打开电脑或铺开稿纸,把一个问题按逻辑要求展开来,做成一篇论文的提纲,列出三级目录来,顿时就傻眼了——我们懂得太少,我们的认识太浅。

就在此书已近完稿之时,我的太太无意中看到了这一节的内容,也觉得这节与细节没有关系;于是,我给了她一份以她目前的岗位讨论“促销”的论文提纲,她认真将提纲看过一遍后说:“没做透细节功夫,这篇论文还真的写不了;如果这篇论文写完整了,即使无真知灼见,也会对促销有很深刻的认识。”功底体现在细节上。在此,附上提纲《促销的科学,科学的促销》,以为正在中层管理岗位上的读者借鉴。

承上启下重在中层(二)  承上启下重在中层(二)  承上启下重在中层(二)  承上启下重在中层(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