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艺术赏析太阳照常升起中国电影诗电影姜文苏牧 |
分类: 苏牧看电影 |
因为我的那本《太阳少年》(《阳光灿烂的日子》读解),近来常有报刊约我写《太阳照常升起》的文章。我一直未写。
《太阳照常升起》我看了两遍。一遍是姜文邀请在东方新天地看的。二遍是我买票在华星看的。
关于《太阳照常升起》我的主要观点如下:
首先,《太阳》是一部牛B的电影。
其次,如同《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样,《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激情电影”、“诗电影”。用激情(不是人物或者故事)支撑一部电影,这是一种冒险,甚至是一种“疯狂”。而且,《太阳》比《阳光》更极致,更“疯狂”。
所以,我们只有从诗的角度,用诗的标准来描述《太阳》才较合适。其他描述如故事线索、人物线索、隐喻象征等都可能文不对题或者难达彼岸。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是诗。倘若逻辑推理,还有何乐哉?
第三,诗歌就是诗歌。必须承认:诗歌只能是小众的。但是,电影的票房必须是大众的。对于这一点,姜文自己当初可能也缺乏察觉。
第四,如果《太阳》有问题,有失败的话,也是激情主义、浪漫主义的失败。是英雄的失败,男人的失败。——如同一个冲锋向前遭遇子弹的战士的迎面扑倒。
是呀!
那铺满鲜花的铁轨上,和太阳一起出生的滚烫的婴儿。
那辽阔无际的黑色大漠中,奔驰的火车拉着燃烧的风筝(帐篷)。
还有那个黄秋生,已经洗清自己之后,双手插在兜里的牛B的死!!!
黄的拒绝如此绝然、彻底!——拒绝平反!拒绝“关怀”!拒绝“同情”!拒绝那些尚且称之为“人”的同类!
……
中国电影浩如烟海,“百花争艳”。可是,再过50年,我们还会记住什么电影和电影场面呢?!
……
最后,我认为:如同姜文本人一样,《太阳》是一个稀有动物。在中国,我们有了各种各样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浓妆艳抹的电影。难道中国电影就不能有一个姜文和《太阳》吗?!
向媒体朋友抱歉。本人实在不愿意写关于中国电影的文章。我指的是文章。这不包括哪一天兴致涌来,再写一本关于《太阳照常升起》的书。谢谢阅读。
《鬼子来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