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志情侣蓝和黄跟随阿坚游东湖,一路拍摄了不少照片,经同意发表若干。(2009.4.12)
情侣游东湖 有喜又有愁
□ 吴幼坚
很多朋友说阿坚你发表那么多东湖图文,公园该授予你最佳游客称号,还要给你广告费呢。我答,4元买张月票,饱览美好人情风物,这等愉悦身心的享受,上哪去找?所以我一再游东湖,岂止百看不厌。本文介绍的两对同志情侣,分别于2009年4月4日和4月12日游东湖。前者的游记和照片作为本文附录,透出令人艳羡的幸福感;后者由我导游走完一圈,依然忧心忡忡。此话怎讲?且听我从头道来。为区别两位主人公,据上衣颜色称其“蓝”和“黄”。
4月9日,蓝发信至三色堇妈妈信箱,题为《出柜寻求帮助》——
吴阿姨:你好……我和我男友在一起3年多了。我男友父亲不在了,只有母亲在。他向他母亲出柜了,他母亲也接受了。今年春节,我向我父亲出柜,他当时哭得很伤心,我心不忍,所以就答应改过来。但是回到广州后,考虑了很久,还是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向父母讲过对同志的科学研究,告诉他们这不是病,没办法改,但是他们不认可,认为是心理扭曲,坚持要我改过来,不行的话就要我辞职回家。
这个周末我父亲会来广州和我谈这个事情,我也买了几本书,从网上下载了关于您的电视采访节目,希望能让他理解和接受。不过我想如果能让他和您面对面地谈一谈效果可能会更好。昨晚我一直在拨打热线,但是一直没有打通,所以只好今天给您发邮件寻求帮助了。不知您最近有没有空,来和我父亲谈一谈?……

蓝和黄在东湖公园锦鲤湖边小卖部买饮料。
我当晚回复蓝:“本周末至今未有特别安排,一般情况下应该有时间和你父亲见面。我想了解更多些关于你父母的情况,年龄、籍贯、学历、性格、经历,与你的关系,还有你本人的情况,与男友在广州可否过上小康生活,等等。最好给我写写供参考……”
4月10日蓝给我回信,说父母都是☆☆人,“由于当地信息来源几乎只有电视,报纸只有当地行政类的日报,所以虽然在县城生活,但是对外面的世界所知不多。”2005年蓝还在上学时,就向姐姐出柜了。姐姐本身是学医的,通过上网和向教授咨询,慢慢理解了弟弟。“她现在的态度是不支持,希望我最好结婚,不过她不会干涉我。……我出柜以前我爸从来没流过泪,我出柜时他哭得很伤心,我妈知道后也一直哭。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对我是很失望的。甚至是绝望。……目前我们租房住,过得也算是小康吧,至少不愁吃喝,经济上不用依赖父母,但房子肯定买不起……”

阿坚和蓝、黄都在东山少爷公园照了相。阿坚告诉两人,这件粉红衣服是中午在刚经过的龟岗大马路买的,10元一件。
4月12日周日下午3点半,我和蓝、黄在东山口地铁A出口见面,往东湖公园北门走去。蓝父心情愁闷,知道他俩要见我,独自留家。两个外省青年对这一带都不熟悉,我边走边介绍,路经东山少爷公园、新河浦都照了相。我说你俩不同省份,但却同龄,身材、相貌也相似,他俩笑道,很多朋友都这样说呢。当初,黄浏览蓝的博客产生共鸣,渐渐从网友发展为恋人,相约到广州构筑二人世界。若不是年已28岁父母催婚,蓝春节未必出柜,也许至今仍可平静度日,可是那样的状态能长久吗?

新河浦也是每次阿坚都建议客人留影之处。
逛公园本是轻松的事,吹拉弹唱的老人不少,陪孩子游玩的父母更多,别人的欢乐是有感染力的,可一想到父母因自己而伤心,蓝始终无法宽怀。我安慰说,同性恋不是父母和你的错,父母一时没想通是正常的。蓝父会上网,这次听儿子陈述后表示无须看资料,其实道理也明白,就是难以接受事实。他说若真的改不了,就只有接受了,可俩男人能好一辈子吗?没有子女关系怎能稳固?老了孤单一人咋办?……

九曲桥更是必经之路不容错过。
蓝的妈妈打电话叫他和黄搬开,她来陪儿子住一段时间,帮助他改变性倾向。蓝犹豫着是同意妈妈的方案,还是骗妈妈已经搬开,叫她不必来?我说,骗不了也不该骗,你已出柜并说明改不了,此时心软会让父母有幻想,延迟了接纳你的时间。爸爸提出的问题是出自对你的爱,你没法让他在短时间内放心,可以慢慢解释并辅以行动,关键是不能答应和伴侣分开。同意由妈妈“监督”尝试改正,首先就表明默认有可能改;其次,搬开对你俩的爱情极为不利。黄一直听我说没插话,这个温和的四川青年,期望蓝的态度更加坚定。
激情广场上午坐满唱歌的人,下午只有最积极的这一批继续活动。

喷泉广场成了孩子们吹泡泡的天地,但这男孩不知为啥生着气。

一个高大的外国男人抱着孩子经过锦鲤湖边,被阿坚拍摄下来。

蓝和黄也被锦鲤吸引了目光。
晚上我把照片发给蓝,没有附言,要说的话白天已说过,接下来就看蓝的行动了。大多数同志出柜都不容易,别人再热心也代替不了自己。睡前看到蓝的信:“谢谢吴阿姨。晚上我爸说要我尝试着去改,只要能让他们看到努力过,他们心里也好受些。我心里真难过。虽然我知道改不过来,但是看着他哀求我的眼神,我觉得说‘不’字对他是多么的残忍。我沉默,不知道怎么说才好。我晚上再想一想,明早再和他谈一谈。”

东半岛是钓鱼专区,但情侣们照样大大方方坐在路边双人椅上。

妈妈耐心地陪伴儿子钓鱼,自然流露的亲子之情令蓝、黄和阿坚感动。
白天我陪着蓝、黄走遍公园,在钓鱼专区东半岛,讲起清明节巧遇同志情侣的事。那一对也是在广州工作的,说来两人结缘还是我牵的线呢!那一对游完公园后,爱好古典文学的潮,依约写了游记发给我,下面我直接向网友们推介。赏析文字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大家可从中受到鼓舞,同性情侣照样可以快乐地享受人生。
百合花
(以下照片均为潮拍摄)
附录 清明节东湖游记(作者:潮)
4月4日,我和他决定到东湖去走一遍。去东湖,自然是因了吴幼坚阿姨的缘故。我知阿姨每天必走这段路,当此风清月明的时节,沿着阿姨的脚印,一路踏青,想来当是十分有趣的事情。来穗数年,甚少到公园行走,因我向来觉得公园是情侣与老人小孩的去处,我独自一人到其中游荡,恐煞风景。这次独不同,携侣同游,心情甚佳。所到之处,自然能凭空多出一些风光旖旎的柔情蜜意来。

接下来是两个人的游荡。嗯,说是游荡,是因为并没有目的。到东山口时,已是下午3点多。空气微凉而湿润。一路走将下来,半途还破天荒地瞻仰了一下介绍东山历史典故的那块牌子,知道了百年前的东山,大抵就如今日的体育中心或者东圃这般,是当时流动人口和新兴思潮的集散地。世事沧桑,而人物的变迁,也便如此吧?千百年前的青年,大约也如我今日般,伫立树下,流连于无边的春色,抑或浅吟低唱,记挂着你青青的衣襟,在岁月中蹉跎着徘徊着,最后终究还是继续走下去了。这便来到周姨湛江鸡饭店门前,同志们曾经活动过若干次的场所。莞尔,我竟想起了中共三大的遗址,想起了那些同样热血的青年,为着一个乌托邦式的梦想,多少次地聚会交流,想起今日我们使用着和当年一样的称谓:同志。先烈泉下有知,不知会是惊喜,还是愕然?
再往前,入东湖公园北门。我们先走九曲桥,后折返,走一遍公园西边,又走一遍东边。初次造访,实在无法如阿姨般,如数家珍,为各位读者逐一讲解东湖的诸般好处。当时随性游玩,今日追思,唯忆起新绿的树,缤纷的花,柔和的水,和悠然怡然的人,正所谓: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我知阿姨跳舞时间已过,本以为万无可能遇见她,结果却真的是遇见了。大约是在公园东边的某个所在,于一转身之间,便见到阿姨迎面走来,不胜惊喜。阿姨身边有一陌生男子,乍看颇似前日开办讲座的杨沐博士,阿姨说:这是来自☆☆的一个同志。我知阿姨又在开解一个困惑的心灵了,愿☆☆同志的心也早日得到平安喜乐,愿阿姨所带给他的,他也能带给其他同样需要帮助的人。

因恐初见生疏,影响他倾吐心声,我们便与阿姨别过,不想后来出北门的时候,又遇着阿姨与☆☆同志,正在周姨湛江鸡饭店临窗的一张台前就坐喝茶,我们再次上前与二位打过招呼。我们,她和他,浅浅的笑意,低低的问候,在饱含水分的暮色里,时间充满了生机。
回家途中,由☆☆同志身上,我忍不住又想起了那许多曾经的困惑与迷茫。我向来喜爱金庸小说中使用过的那些词句,譬如《射雕英雄传》中瑛姑为周伯通所绣的锦帕上,有首《四张机》,词曰:“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世间偏有鸳鸯也不能成双对的呢!却比那牛郎织女,犹有不及。牛郎织女尚可隔河相望,被万世传颂,唯有这一种鸳鸯,纵是飞遍万里层云,千山暮雪,依旧形单影只,不知何所归依。世间有万千可爱恋者,我独爱这一个,天可怜见!
(有感于阿姨的勤奋,不敢有忘阿姨嘱托,深夜草就,恳请阿姨指正。)
同性恋亲友会热线电话 020-37611068
每周一、三、五晚10时-凌晨1时,由吴幼坚本人接听,欢迎交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