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早慧育儿成才聪明兴趣智商孩子天生教育早期教育成绩科学育儿书籍理想家教成功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在国内某媒体上,我偶然看到几位“教育专家”对关于“早期教育弊端”的讨论,他们“教育专家”的身份引起我对其观点的注意。因为我所了解的早期教育,本来是育儿成才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早期教育对教育孩子、对育儿成才只有好处,甚至说有很大好处,还没有听说有什么弊端?这个讨论就好像讨论小学生上学有什么弊端一样,让我费解。
我们先来看看他们指出的弊端:
一是说孩子的发育成长是自然进行着的,应当随孩子身体发展情况进行适当的教育,绝不可以提前进行,即不可以进行早期教育。否则就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必有害无益。
这话听起来似乎对早期教育有些“揠苗助长”的道理,可是谁又能说清哪个孩子在什么时候进行怎样的教育才是适当的呢?比如,有人认为小孩子要六七岁之后才可以进行教育。可生活中有许多家长在孩子三四岁(甚至一两岁)时就对孩子进行了早期智力开发,并且事实上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怎么能说孩子只有到六七岁时进行教育才是合理的?而三四岁时进行教育就违背了孩子成长的规律,就有害无益,就不能进行呢?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判断,不是由哪位专家根据老一套经验主观确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哪一种观点的正确。所以,我们不能说: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就是“超前教育”就是违背育儿规律。
二是说孩子是不一样的,不能按一种方式去进行教育。意思说:只有天赋极好的“小神童”才能适应早期教育,而智力一般的普通孩子是不可以进行早期教育的。
这种说法显然也是不正确的,孩子的天赋好或不太好,适不适合早期教育,也只有通过早期教育的实践去认识,怎么能在进行早期教育之前就主观的认定某些孩子可以进行早期教育,某些孩子不能进行早期教育呢?
事实上,正常的孩子不会有不能接受早期教育的,凡是接受了正确早期教育的孩子,都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这种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孩子的天赋确实有差别,但差别不大。不能说某些孩子适合早期教育,某些孩子不适合早期教育,这种毫无根据的看法,很可能会耽误了孩子。
三是说“游戏就是最好的学习”,这种“游戏论”认定:学龄前的孩子主业就应当玩,应当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而早期教育是剥夺了孩子的“快乐童年”,甚至是“摧残了”孩子,因此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所以是弊端……
应当承认:孩子的确能从游戏中学到很多东西,而且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必要的,但游戏绝不等于或代替学习。一般来说,受过早期教育的孩子,其智力及身心各方面的发育,多优于没受过早期教育的孩子。而成千上万没有受过早期教育的孩子,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如受过早期教育的孩子发展得更好,这已经是被事实所证明的了。
“专家”还说:“让孩子失去‘快乐的童年’是孩子终身的遗憾……”我则想劝一劝说这种话的人:“你是否也应当想一想:如果让孩子失去了他的潜在才能被及时开发的早期教育,那不是是更大的遗憾吗?”
再者说,对孩子进行“寓教于乐”的学习,孩子是会愉快接受的。有些家长把学习和游戏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进行得十分愉快,而不象“专家”认为的那样:学习就是苦差,就是“摧残孩子”,就是弊端……
也许有人会说: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孩子会太累,孩子的压力会太大,会由此产生一系列弊端……我以为:即使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一点问题,也是属于教育方法的问题,而不是早期教育自身的毛病。有的家长可能会被早期教育“弊端说”吓住,而放弃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那么早期教育是否真的有什么弊端呢?我实在想不出,请家长们深入思考,也希望提出“弊端说”的人也能很好的反思一下。
前一篇:关于孩子的啼哭
后一篇:对宁铂现象的一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