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晚报:让数据说人话

(2019-08-02 11:05:10)
标签:

军事

科学

数据

人性

杂谈

分类: 世相漫话
王兆贵

  二战期间,某军工厂制造的降落伞合格率为99.9%。按理说,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但军方并不满意,因为这意味着每一千个伞兵中,可能会有一个因降落伞不合格而致命。军方要求厂家,降落伞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厂方解释说,他们已竭尽全力,99.9%是极限。军方不再争辩,而是改变抽检方式:每次交货前,从降落伞中随机挑几个,让厂家负责人亲自跳伞检测。从此,奇迹出现了,降落伞的合格率达到了100%。
  用数据说话,当然要比协议书中那些泛泛的承诺可靠多了。可是,作为检测指标,比值不过是一种量化的概率,科学固然科学,但缺乏人性参与的数据是冰冷的。军方的做法之所以奏效,就是利用人性中的自我保护本能,让冷冰冰的数据说人话,倒逼厂方将降落伞的合格率提升到满格——否则,碰上了不合格的降落伞,丧命的首先是厂家负责人。数据诚可信,生命价更高。当合格率关系到自身安危时,厂商怎肯拿性命来做交易呢?
  有人说,这就是制度的力量。其实不然,说到底这是人性的力量,是依据人皆惜命、寻求自保的本能,所采取的倒逼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性的力量优于制度的力量。而所谓的人性化,其内核正在于:把别人当成你自己,如此一来,设身处地,才能共担风险。也许,这是解决时下诸如食品安全等难题的正确途径。

今晚报:让数据说人话
  附注:本文发表在《今晚报》2019年8月2日今晚副刊,责任编辑霍春光、朱孝兵。录入后,已被新浪推荐到博客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