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你一双发现的眼睛

(2010-03-10 21:14:49)
标签:

美食

休闲

分类: 1.饮食男女(foodandlife)

给你一双发现的眼睛

看着穿着破口胶鞋、单薄衣衫、略显瘦弱的德国人卢安克和广西农村的孩子们在泥里滚来滚去,孩子们像小猴子,挂在他的身上,靠在他的肩头,扯着他的头发,他们都咯咯的笑着。

卢安克轻轻的说着很标准的中文,孩子们就是我的命,如果我走了,命就没有了。

 

10年来,德国人卢安克住在10元钱租金一个月的房子里,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100元人民币。他伴随着这些有父母但是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他带着他们上山,让一个孩子蒙住眼睛,另一个孩子带着蒙着眼睛的孩子去摸树木,石头,听水流的声音。他带着孩子们去看小溪,观察水流,观察有生命的植物和动物,然后让孩子们把看到的用笔画出来。

 

他越过千山万水,送给这些孩子世间最宝贵的礼物---一双发现的眼睛,一双感知泥土自然的手,一个能够感觉世界的心灵。

 

他告诉孩子树木和土地的关系,一个孩子就去和砍伐树木的人讲,不要砍树了,这样土壤就会流失,大水来了就会发生泥石流,会淹没山上的村庄。当然没有人听孩子的,一片片的原始森林在眼前消失。

留守的孩子没有家长的管教,玩起来就很暴力,很想去伤害对方。于是卢安克就写了一个电视剧本《和平剑》,让孩子们去演,然后录下来给孩子看。

 

卢安克说,一句话不可能去改变,但是参与过经历过就有可能。

 

一个好动的男孩子在课堂上举手,老师,我有点控制不住自己了,我能到外面去站一会吗?

孩子们也参与创作电视剧,一个孩子说,我愿意为你,做出不可能的改变。

 

我想,卢安克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应该是非常欣慰的,多年来他在做一种叫做“华德福”教育试验,很多次都失败了,在这个偏远的山区,他首次尝到成功的喜悦。

 

什么是华德福教育?这是奥地利教育家鲁道夫·史代纳(1861-1925)创建的一种教育方法,华德福学校的基本立场是发展个人的潜能以及丰富人的心灵,反对为了考试而灌输一些专门的知识,认为不应该用太多的理性知识窒息儿童的天性。他们的成长是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引导和鼓励,而且,儿童在这个年龄段,是通过身体的活动并参与其中。

学校里面的学生们亲手采摘苹果、花子儿,还参与小麦的播种,收获,磨面,制作面包,讲故事、玩沙坑、爬树、观察大自然、画画了解自然的同时,也了解到人类的生活。 

从1919年第一所学校建立,80多年来在德国的每个城市都有华德福学校,在其他的国家也发展很快,在中国也有很多学习和从事华德福的人。卢安克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个。

 

很多媒体要报道卢安克,他一直在躲,他说,我不想去感动别人,我只是在做我喜欢的有兴趣的事。后来他受到前南非总统曼德拉的一段话的启发,接受了第一次采访。曼德拉说,如果你隐藏着自己,不敢让别人看到你如何做着自己所喜欢的事,别人就会认为,他们也不能做到。但如果你让他们看见,这就等于允许他们像你一样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就等于解放了他们的愿望。这不是说让他们做跟你一样的事,而是说让每一个人做最适合自己的、自己所愿意的事。

 

做最适合自己的、自己所愿意的事。这就是一切“高尚”的真谛。

 

只是卢安克的兴趣不是一些学校的兴趣,他曾经在一所广西的中学教授英语,学生们的语法有错误,他认为这很正常,多么具有想象力的句子啊,于是他的学生英语考试都不及格,他也被辞退了。

卢安克说,难道犯错误是那么可怕的事吗?他的教育观点是:“学生成绩不能说明一个人的价值,只能说明一个人能否适应考试。根据应试标准教出来的学生,在毕业之后的简历也是标准的,他们很难做出特殊的有创造性的事情。”他在自己的《与孩子的天性合作》一书里也写道:“标准的考试方法是考察一个人犯多少错误,而不是考察他的才能或者表达能力。   

卢安克对“学校”的设想是:“最理想的学校是没有什么固定模式的学校。学生必须自己考虑需要什么,怎么实践,怎么发明,要自己做出来。没有这种实践过程的学习,学到的常常是死板的概念。” 这也是华德福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华德福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学校时的成绩不一定很好,但进入社会后,无论身处何地,都极容易适应环境。

 

这让我想起了80后的榜样---韩寒,他说,我没有遗憾没有上过大学,因为学校里面很不适合学习。

卢安克一直强调:他想带给学生的,只是“他们完成任务需要的才能和力量”。至于是什么任务,也要自己寻找。比如说村里人希望卢安克帮他们找到资金造一座桥,他觉得这是一个学生学设计的机会,便带着他们一起做模型、做实验。又有一天,卢安克带着学生画了第一张反映全村面貌的地图,在修改地图时,他跟学生一起对着图纸上商量怎么改造村里的环境。学生说,村里的小路下雨时泥泞得简直没法走;太阳晒的时候,因为路旁没有树又太热。于是,卢安克因势利导,跟学生们一起设计了三条路,并通过做实验来充分论证怎么修路,人走着才能舒服,怎样才能满足人和牲畜行走的实际需要,以及在哪个位置需要种上树来遮挡强烈的阳光……

卢安克的孪生哥哥卢安思知道学生们的方案后被感动了,马上决定出钱资助来实现他们的计划。2002年11月20日,在卢安克和学生们的发动下,全村几乎每一户人家都出动来参加修路。十几天后,这条230多米长的小路修成了。卢安克的学生们,都为此感到骄傲。

 

豆子比卢安克大三岁,豆子大学学习物理,毕业后准备去华德福学校当老师,一切手续通过后,豆子辞去了这份工作,理由是每个星期六老师都要组织在一起学习。豆子说,我的自由比我的职业更重要。

豆子又去了绿色和平组织,每次行动前都不知道是什么任务,而且要非常详细的汇报工作的过程和结果。豆子又辞去了这份工作,他说,我的自由比我的职业更重要。

 

卢安克说,一个拿工资的人是没有自由的。

记者问,你也不图物质,美食,家庭,你这样活着为了什么?

 

卢安克说,自由,一种不能言说的自由。

 

卢安克的博克http://www.jiaoyu.org/

http://www.shangou.net/

请让我慢慢长大:亲历华德福教育(卓越亚马逊网络独家销售) 作者:吴蓓

给你一双发现的眼睛

为了表示我对卢安克的敬意,给你做一道中国菜,肉末豆干。

油热,花椒,八角姜末炒香,放入肉糜炒香,放入豆干,红辣椒,老干妈拉酱炒3分钟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