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西坝百岁鱼江鲶辣椒滨江公园 |
分类: 美食珍馐 |
图文|高山寒雪
忽一日,几个朋友相约到宜昌市西坝吃鱼。西坝素有上西坝、下西坝之分,因下西坝濒临三江和大江的交汇处,江鱼肥美,渔划众多,鱼馆鳞次栉比,人流摩肩擦踵,渐渐地下西坝就成了远近闻名的食鱼一条街。
我家就住在下西坝。抑或是受了“兔子不吃窝边草”的熏陶,一向嘴馋的我,也就秉承“君子不食屋边鱼”的原则,从来没有光顾过食鱼一条街。此次朋友相约,我却一反常态,打破我自己定下的戒律了,满口答应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我们开车到果园路去接一位朋友时,这位朋友却连说不可,理由有二:一来三江桥在修,只通单行道,来去要等候多时;二来所谓鱼街多是堰塘之鱼,哪里有江鱼?我们觉得此言有理,就问他哪里有更好的去处,他说听说有一家叫“百岁鱼”的地方不错,不知你们去过没有?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莫说去过,连名字都没听说过。当我们问“百岁鱼”在何处时,这位老兄说,我也不知道。逗得大家笑了一番。
俗话说,鼻子底下就是路。经询问打听,才知道就在沿江大道“巴楚人家”的对门。我们抵达时正值斜阳夕照,公路上车水马龙,“百岁鱼”三个颇具书法艺术价值的大字,在灯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与对面的“巴楚人家”遥遥相望,渲染着极具魅力的饮食文化和都市风情。
我们径直上了二楼,在一个僻静的地方落座。环顾四周,才发现这家店并不大,装修的简约而凝重,桌椅围栏,墙壁天花,都透露着一种高雅而朴素的格调。一楼大厅已是人头攒动,饮食男女推杯投箸,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特的鱼香。
我们点了一只江鲶火锅,鲶鱼是先给我们看过的,活蹦乱跳,足足有三斤半。谈笑间锅子端上桌,红红的辣椒盖了一层。这时才发现吃法特别,服务生先将辣椒取出,锅子不点火,直接下箸,谓之冷锅鱼;鱼切片状,鱼肉雪白,但火候到位,不生不散;锅内汁少,肉多刺少,又谓之干锅鱼,吃得快见底时再加原汤,点火熬煮,然后再加粉丝、千张、香菇、生菜等等,边煮边下。于是我们斟酒投箸,启动双唇,一解馋嘴。当我夹起一大片白花花的鱼片送进口腔时,顿觉香气满口,鲜嫩爽滑,麻而不燥,醇而不腥,入口即化,回味绵长。可见烹饪的技艺炉火纯青,料理的火候恰到好处……
第二次吃百岁鱼时,我问曾和我第一次来的朋友鬼卿, 这次你是不是第二次?他却出语惊人:哪里是第二次,这中间我又来过三四次!
这次人多,开了两张桌子,鲶鱼吃完了又上了一锅才鱼(黑鱼),与鲶鱼相比,其肉更白、更嫩,其味更长、更醇。吃得差不多的时候,服务生倒进一壶原汤,又浓又白,接着加入粉丝、千张、生菜、豆筋、香菇等,经火一煮,鱼香直奔口鼻,恨不得从嘴里长出一只手来,加上人众酒胆大,频频举杯,“百岁老酒”的催化作用也就逐渐发挥的淋漓尽致,一个个都成了“关公脸”、“红颈鹤”。
经不住“百岁鱼”的诱惑,我又去了第三次。这次是和妻去的,我们选了靠窗的桌子坐下,滨江公园的夜景近在咫尺,室内屋外都透露着一种浪漫情调,正是饮食男女享受美味珍馐的时刻。江鲶自然是首选。看到一盆红堂堂的辣椒,妻有些为难,说怎么下箸啊。我有了前两次的经验,就说:“心急喝不了热黏粥”,一会儿,服务生将辣椒都拣了出来,估计足足有三两,他说:“这些辣椒都是上等的优质椒,经过特殊焙制,辣香突出,格外酥脆,你们喜欢的话,可将辣椒打包回家。”辣椒都拣了出来,只见白花花的鱼片展现在面前。我对妻说:“娘子,现在可以享用了!”妻笑着说:“还没点火呢!”我说:“这是冷锅鱼,是不点火的”。于是我们便美美地吃将起来,妻一边吃一边说:“好吃,好吃,肉嫩而不碎,火候好。”一尾三斤的江鲶被我们吃了个精光。遗憾的是,因只顾去感受鱼的美味了,那袋子酥脆的红椒却忘了带回家。
走出大门,我抬头发现“百岁鱼”的牌匾下面有一网址:www.baisui.net.com。我回去查了一下,原来这是兰州的一家百岁集团,经营范围很大,“百岁鱼”只是其中的一个子项,本部在深圳,在全国有很多连锁店,宜昌只是其中的一家。
今年国庆节,儿子从北京回来休长假,我和妻向儿子推荐的首家好吃的地方就是“百岁鱼”。我们一家兴致勃勃的美美地吃了一顿,儿子连连说好。看到儿子筷不离手,肉不离口的样子,我和妻高兴地笑了。这种笑既是对一家团聚的自然流露,也是对“百岁鱼”的一种首肯。
就在我们餍足之后走出门时,忽然发现朋友鬼卿和父母姐妹一大家子正在埋头苦干地吃着,两张桌子拼在一起,祖孙三代济济一堂。也不知他这是第几次来了,于是我用镜头将他们凝固在“百岁鱼”的氛围之中。
2006-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