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以色列耶路撒冷耶稣耶稣受难记苦路圣墓教堂基督教天主教 |
分类: 亚洲-Asia |
行走在耶路撒冷老城,就在搭上一列时光列车,一站一站,一个世纪一个世纪,一个千年一个千年,走走停停。城墙,残壁,石头,甚至是脚边碰到的一颗石籽,都有一段故事,都有一段回忆。
哭墙是犹太人心灵的家园,而耶稣的苦路则是基督徒们的朝圣救赎之路。
耶稣生于伯利恒,传教在加利利湖。
公元30年逾越节前,耶稣带着门徒前往耶路撒冷,因言论思想被犹太教祭司们所憎恨。耶稣晚上就住在橄榄山上,在最后的晚餐后,被犹大出卖给祭司们,而被抓,史上最受争议的电影《耶稣受难记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就是从这里讲起的。梅尔.吉布森用极其写实的风格,再现了耶稣自被捕到被钉上十字架,生前最后12小时的那一段往事。由于电影过于血腥,被定为限制级。
苦路Via Dolorosa用十四处来讲述这段故事。
进入耶路撒冷才城不远,离苦路开始不远,有一处街边公园,14幅画清楚地描述了耶稣受难的历程。
第一处:耶稣被叛死刑。昔日的古罗马总督府,现在是一所穆斯林学校,并不对外开放。那天,有人偷偷地问我们是否要进入,每人100NIS,合人民币200左右,还是算了。
第二处:耶稣背十字架。院落里有两处教堂,分别是耶稣被鞭打,和被羞辱、被戴荆棘王冠地地方。
电影中的场景,带倒钩的鞭子从耶稣皮肤上拔出来时,清楚在目,主演James Caviezel为此受伤。
第三处:耶稣第一次跌倒。
看到这里时,我已经认为这部电影是我此生中看过最痛苦的一部电影,为受难的耶稣,还是继续看下去。
第四处:耶稣遇见母亲。
第五处:西蒙帮助耶稣。耶稣支撑不住,在墙上留下了一个手印。
第六处:韦洛尼加替耶稣抹去脸上的汗。
第七处:耶稣第二次跌倒。耶稣的死刑叛文张贴在这里,所以这道门也被称为审判大门。
第八处:耶稣安慰耶路撒冷的妇女。
耶稣说:“不要为我哭泣,应当为自己和儿女哭......”
每天,苦路上都有许多基督教的信徒,颂着圣经,抬着十字架,体验耶稣受难。
第九处:耶稣第三次跌倒。耶稣在这里可以看到骷髅山的山顶。
向左转是一处院落,要穿过一座埃塞俄比亚教堂才会到达第十处。
有的老人一直在流泪,在抽泣。
第十处:耶稣被剥掉衣服。由台阶上去的礼拜堂,现在并不对外开放,这里已是圣墓教堂的门口。
第十一处:耶稣被钉十字架。
电影重现,曾有那么几分钟,我一直将头扭向别的地方。
第十二处:耶稣死在十字架上。那天正赶上东正教在做弥撒。
第十三处:耶稣被卸下。相传耶稣被从十字架上取下来后,就放在这块石板上,作安葬前的处理,石板上的花纹就是耶稣的血染成的。太多的信徒拜在这里,抚摸并亲吻着石板。
耶稣死时,天上乌云翻滚,整个骷髅山上一片黑暗。耶稣全身都是伤口,玛丽亚眼中的凄苦绝望,让人欲哭无泪。耶稣奉上帝耶和华的旨意,以救世主的名义,赎回全人类的罪。
第十四处:耶稣被埋葬。圣墓是基督教信仰中最神圣的地方,是耶稣被埋葬和复活之处。进到墓中参观要排队,圣墓教堂的屋顶中空, 一柱极强的阳光自由泄下,寓意耶稣升到天国。
圣墓对面的东正教礼拜堂,也是整座教堂的焦点所在,因做弥撒暂时关闭。耶稣就在穹顶上。
耶稣死亡时,黑暗完全笼罩大地整整三个小时,并如他受难时所讲,引发强烈地震。现在的圣墓教堂地下,还可以找到当时骷髅山被震开的裂缝。
耶稣死后3天复活,回到加利利湖区,与众门徒相见,并于40天后升天。
圣经《新约》中记载,耶稣复活后,让门徒坚定信心传讲他曾经传授的信息。追随耶稣的人发现,耶和华要通过耶稣的献身来拯救信从耶稣的所有“国家、种族、语言”的人,让信徒们得到永生,于是宣告耶稣就是真正的弥赛亚,是基督,所以称他为耶稣基督。
圣经中的许多章节和故事,正在被验证......
更多以色列及近期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