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威廉·麦克高希《世界文明史》(Five
Epochs of Civilization: World History as Emerging in Five
Civilizations,以下简称《文明史》)出版以后,在史学界引起很大的反响,争论蜂起。事实上本书从传播学视角论述世界文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使得人们将它放到传播学书架或历史书架上都完全有自己的理由。
一种理论的建构往往有自己的核心理论概念。在本书中,著者着眼于历史性的纵向视野和全球化的横向视野,以“传媒技术”的发展为前提、以“文化变革”为线索、以“历史维度”为依据,把世界文明史分为五个阶段。本书最可贵之处在于,著者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化技术”的概念(cultural
technologies)和“世界五大文明”(Five
Epochs of
Civilization)的学说,并追寻这“五大文明史”的发展轨迹,全面阐述了长达五千多年的世界文明史,使人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文明的兴起和消亡。
麦克高希对人类文明的界定是以传播媒介为前提的(communication
media)。在《文明史》一书中,“基本的论题是每一种文明都有一种占据定义地位的文化技术。”这种“文化技术”本是各类传播学论文探讨的基本对象。它可以是表意文字(ideograms)、音标字母(phonetic
alphabets)、印刷技术(printing)、电子影像(electronic
images)、计算机或数字技术(and computers or digital
technology)。在每一种文明中,麦克高希努力展示每一种文化技术是如何形成价值体系和政治环境的。而这些文明的价值体系过去习惯被认为建立在领导者的意志之上。其实媒介(或技术)与人类文明的紧密联系不难找到学理依据。比利时经济学家欧雷斯特·曼德尔曾经指出必须建立资本积累过程和技术革命逻辑之间有力的相互关系,而且他将工业革命的相继阶段和第一、第二、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相继阶段很广泛地对应于机器体系的发展。如果说孤证不足以定论,那么我们同样可以在加拿大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哈罗德·英尼斯那里找到以传播媒介作为文明的承载方式的论述。不过英尼斯正好相反,他是在人类文明形态中考察传播。英尼斯认为,传播媒介是一整套传递和贮存人类文明的智力形式和有关技术手段。所有的文明都由知识、思想、习惯、实践、仪式、艺术等组成。从这个角度出发,社会组织的转化、主体性的新形式和知识的重新组织,都受到传播媒介的影响。麦氏认为,现在是电子影像技术时代,与这一文化技术相应的时代特征是娱乐产业和通俗文化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一切都应该编织进统一的世界历史之中为一个主题服务:我们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娱乐占优势地位的文化的表征在二十世纪晚期至今挥着强烈的吸引力。通信技术已经广泛地影响了美国娱乐界并向世界地区传播,这种超越国度的文化成为世界性的文明的基础。今天的报纸大多刊登餐饮、理财、音乐、消费倾向、生活方式是类的文章,就是对“学院派”学者们讨论的“文明”不感兴趣:总之,一种以娱乐为中心的文明形式早已取代了过去的文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