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从胡同到好莱坞走红的秘密

标签:
娱乐 |
分类: 光光之娱乐评论 |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就是不爱上网,看见电脑就想吐。
单位电脑瘫痪了四天,回到家里看见电脑,懒得开机。
进入12月,心有点低沉。那人、那事、那回忆、一股脑地全进来了,错过的、记忆的、美好的、悸动的……
12月,的确有点伤感,说不清楚原因。
我不是很喜欢冬天的吗?为什么这个冬天,我感觉如此寒冷?
迪迪说周五来北京,与其说是看我,不如说他需要喘口气。他是有点累,但和我比起来,他应该感到轻松和幸福。看到他写了篇关于章子怡的文章,我昨晚在整理自己的邮箱时,也找到了2005年4月5日受邀为某时尚杂志写的章子怡的文章,现在看起来,我笑了,不妨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章子怡:筒子楼里走出的国际巨星。
冰心先生说:“明艳的花朵曾洒过奋斗的泪泉,事业的成功需付出艰辛的劳动”所以在我们的孩童时代,父母,老师都用这样的思维教育我们,我们也习惯了耕耘就有收获的道理,这应该就是一条普遍的真理吧,在娱乐圈也应如此。
章子怡的走红引来了很多非议,从她一出道,就有她不会演戏的言论,但事实是在刚刚结束的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章子怡凭借电影《2046》中的出色表现,一举夺得最佳女主角的奖项,而在“2004福布斯中国名人排行榜”中,章子怡以3500万元人民币的年收入和88次电视曝光率和1838次报纸报道以及超过140万次的网络搜索排在所有娱乐明星的第一位,被誉为“最值钱的中国女星”相信也是当之无愧。我们此时不禁要思索这样一个问题,章子怡从曾被指责为“不会演戏”的她为什么终于赢得了华语主流电影界的全面肯定?章子怡为什么会成为继巩俐之后西方人眼中最著名的东方面孔?
胡同女孩的成名前夕
24岁的章子怡与同龄人相比她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在短段的几年时间内,她的名字就飞到了几乎所有有华人的区域,回首自己曾走过的路,“我觉得我是一个意外”,章子怡这样回忆她曾在舞蹈学院的那些日子。章子怡从一出生,身体就不太好,为了让她增强体质,父母决定让她去学跳舞,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她并不知道这对于她的人生意味着什么。
在北京舞蹈学院,章子怡学的是民族民间舞蹈,这一学就是六年。在舞蹈学院的日子里虽然辛苦,但也算平静,直到有一天,章子怡发现自己可能在这行做不了最优秀的,跳舞这行职业生命很短。于是章子怡就想到转行。像很多从舞蹈学院出来的孩子一样,她也想到了电影学院和中戏。那一年,恰好中戏先招生。就这么懵懵懂懂的,章子怡步入了中央戏剧学院,开始了自己的表演生涯。
96级中戏表演班出了许多明星,像我们熟悉的袁泉、梅婷、秦海璐、刘烨、胡静、龚蓓必……而章子怡就是其中一员,每个人都有自己设计的人生路线,章子怡选择的是国际路线,今天她用事实告诉我们她成功了,所以我们仍然试图勾勒清楚:一个普通的北京筒子楼里的女孩子,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世界实现她的“中国梦”的。也许从舞蹈学院走进中央戏剧学院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章子怡今后的不平凡!因为对于章子怡来说,北京的胡同就是通向外面世界的一条笔直大道!
名导欣赏星途坦荡
1998年,是章子怡应该值得纪念的一年,张艺谋为其新片《我的父亲母亲》挑选女主角。张艺谋第一面并未对章子怡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临走前,班主任常莉老师对张艺谋说“拍玉兰油广告的那个女孩儿挺不错的,是个实力派”。也许,就是老师的这句话,让张艺谋对这个广告,对这个女孩儿有了印象,回去之后又重新看了这个广告,几天之后,常莉老师告诉章子怡:“你被张导演选中了。”就这样章子怡成了新一代“谋女郎”,这样章子怡的处女作起点就远比一般人高,因为这是张艺谋导演的作品,她也从此走上了一条布满鲜花和荆棘的道路,当然很显然她乐在其中。
如今看来,在《我的父亲母亲》的演出是章子怡最质朴无华的一次表演,在山坡上扯着大花棉裤笨拙地奔跑,这个时候的她恐怕还没有走向世界的能量,但已经有了奔向未来的野心。在《我的父亲母亲》里,章子怡咧开嘴笑着,这应该是她纯朴笑容的一个定格了。也正是凭借《我的父亲母亲》,章子怡第一次从国际舞台上转了一圈,至少在国际上露一小脸,这也许就是一个刚刚出道的演员最大的欣慰了。随后我们又看到了章子怡带给我们的值得回味的角色,从《卧虎藏龙》中的玉蛟龙到《紫蝴蝶》里的女革命党;从《十面埋伏》里的小妹到《2046》中的白玲……章子怡所有的角色不管精彩程度如何,都有一种属于她特有的“狠劲”,一种要和这个世界对着干的执拗。或许正是这种执拗,让她从“大花棉裤”一直走到了金像影后,走到了国际舞台……
“东方女性”新一代代言人
其实有时候常常一个人在闲暇时会有这样的感慨,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感谢张艺谋,无论他的作品如何,但至少他把巩俐推向了世界,在世界的影坛有了我们的代言人,而章子怡无疑又是新一代中国电影人在国际舞台上的代言人,随着《狸御殿》《艺伎回忆录》等大片的上映,她会成为继巩俐之后西方人眼中最耀眼的东方女性。而最近世界最著名的时装设计师之一乔治·阿玛尼来到东京,并和同在日本的章子怡见了面。阿玛尼面对媒体,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于章子怡的喜爱,甚至还做出了亲昵的动作。
手记:
章子怡的迅速走红,偶然中带着必然,如今我们已经习惯了她在世界的每个角落穿梭,我们都说她是一个从胡同中走出的女孩儿。但是,我们经常听到看到她在香港,在东京,在纽约,参加各种派对的消息,然而,一旦她回到北京,仿佛又化身那个筒子楼里出生的北京女孩儿,跟家人,跟朋友吃水煮鱼、涮肥牛、炸年糕、麻辣烫、……融入了这个城市最家常也最温暖的色调之中。
“我其实不是一个特别能保护自己的人。我以前并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触,我其实是一个比较善谈的人,也喜欢交流,但现在则比较怕交流,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理解你,很多时候说多了就会产生误解,甚至造成不必要的误会,那么何必,还不如不交流。比如我和我的影迷,我就会什么都讲,但是一旦碰到有人拿着针过来,我就会把翅膀夹起来了。”的确,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当然也有自己的烦恼。但记者想说的是,你可以质疑她过于强烈的进取心,也可以质疑她取得成功的方式,但是,成功者的努力却应该得到尊重。从这个意义上讲章子怡用自己的脚,而不是嘴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中国梦”。
丹书光光:QQ:425654851(注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