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是姑蔑国后人?

(2008-02-13 15:49:05)
标签:

文化

分类: 图文共赏
 

金华九峰山脚下可能为春秋时姑蔑国旧址 
 2007-12-04 14:11:13        来源:都市快报 
     新华网长三角频道12月4日消息: 昨天,金华读者范天行在电话里说:在春秋时期,黄河流域有个古老的国度,叫姑蔑国,它被吴国打败后,从山东迁居到浙江,很多学者都认为它当时迁徙到了今天的龙游,但是,我们查了很多资料,认为姑蔑国的旧址不仅仅在龙游,也包括九峰山一带,而姑蔑国的中心位置就在金华的汤溪镇。

    通讯员赵如芳记者葛辉核实报道:范天行是金华汤溪镇九峰职校的老师,从1986年就开始整理收集关于九峰山的资料。在阅读了大量的诗词、史料后,他提出了这么个疑问。

    和他一起收集下面这些证据的,还有汤溪镇寺平小学的老师胡阿荣,以及他的学生、商人刘金桂,他们都是在九峰山脚下长大的,对九峰山充满了感情。

    姑蔑溪

    在汤溪镇上有一条溪,地图上标的是“莘畈溪”,它从莘畈水库流向衢江。这条溪并不算大,缓缓流淌,人们时常在旁边洗衣服、洗菜,只是下暴雨的时候,人们才会觉得它的不平静。

    “我们这里上了年纪的人,都管这条溪叫姑蔑溪。”范天行说,“姑蔑溪”流经九峰山脚,一条溪在地图上改名字很容易,而在老百姓口中却不会很快消失,老人们都这么叫,可见流传好多年了,“有姑蔑溪就必定有姑蔑国。”

    通衢古道

    在姑蔑溪旁边有一条通衢古道,刘金桂在当地的一个池塘旁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通衢古道”四个字,当时正被人们拿来用作洗衣石。

    “这块石碑是清朝时候的。”刘金桂说,这条通衢古道从九峰山一直延伸出去,可以通往龙游、兰溪和金华,在当时是一个交通要道。

    上个世纪80年代,在通衢古道附近的杨林畈,曾经挖出很多残碎的砖瓦,还有好多千年古墓,说明这里曾经有很大的村庄,或者说有很多人居住,一度非常繁荣。

    “这一带现在非常偏僻,如果没有繁荣的过去,不可能在此出现通衢古道。”

    沙头村

    九峰山下的沙头村,已有2300多年历史了,村支书戴增荣精心保管着村谱《兰源戴氏文献谱》,其中提到姑蔑国旧址在龙游县东南四十里,从今天的地理位置上看,就是九峰山附近。

    “以前姑蔑国的管辖范围,包括了现在的衢州、丽水遂昌、金华汤溪,还有江西上饶等地,后来被改为太末县,县政府就在汤溪,再后来,太末县被改为龙邱(即现在的龙游),因汤溪缺水,县政府才迁到了现在的龙游。”范天行说,这些在《汉书·地理志》、《汤溪县志》等资料中都能查到。

    方言

    “汤溪镇的方言和金华话大不相同。”范天行说,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与汤溪镇相距五六公里的地方,那里的人就一点都听不懂汤溪话了,似乎完全是两个语系的。

    范天行等人大胆地推测,汤溪话可能是迁徙过来的姑蔑国传下来的一种方言。

    范天行等人做了大量的收集研究工作,但还是找不到汤溪就是姑蔑国旧址的直接证据。

    “这是祖先留下的遗产,不能疏忽了。”范天行希望,有专家或权威部门能对此进行考证。如果谁能帮他们解开这个疑问,请用本版的三种互动方式,告诉我们。

    链接

    九峰山,古称妇人岩,又称龙邱山,芙蓉山。奇峰挺九,故名九峰。距金华市区28公里,与金华县汤溪镇相依,面积10.38平方公里,为丹霞地貌结构,峰石林立,山水相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