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我和一个伙伴去鸡西煤机厂修订购采煤机的合同,2000多公里的路程,硬是坐火车硬座去的。那个时候我们太实在了,实在的有点傻,跑那么远的路,还是公差,也没有敢买一张卧铺票坐一坐?那时的卧铺票还是很贵的,比硬座贵了一倍。我还从来没有坐过,也没有想。也许是没有尝到那个甜头,就没有那个奢望吧!当然,那个时候坐卧铺和飞机都算是奢侈品,是要矿长批的。但如果你先斩后奏,矿长也不一定就不批啊?可30.5元的工资,哪有那个胆量去挑战呀?再说也不想找哪个麻烦。那个时候就仗着年轻,想着只要有个坐就行了,没敢多想。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太亏自己了。
鸡西,在黑龙江省,2000多公里,记得走了好像是两天两夜不到吧!这是我有生以来跑的最远的地方。到了那个地方,时差感觉比家里早了一个小时,有一种到了天边和到了国外的感觉,太遥远了!给领导打长途,几次都要不通。拍个电报吧,还忘了附上地址。联系不通我很着急,哪知矿上比我更着急,没有住的地址怎么给你回电啊?真是荒唐!好在事没有办错,也交代了。
但矿上又给了我一个新任务,让我拐到张家口的煤机厂,订一下采煤机附带的运输机插帮。我只好办完这件事再奔向新的战场。
我这人喜好旅游,到东北自然也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来时任务急不敢怠慢,回来就不心急了。于是,我走到喜欢的城市,总喜欢下车浏览一天,第二天再走。
牡丹江这个地方,我以前看的“林海雪原”小说里提到过,总感到很神秘。再说我来时我们的支书马xx让我捎带买一斤木耳,我还没有办。今天走到这里,顺便下车看一看。
左一为笔者
说起木耳,因“重任在肩”。在火车上,与人聊天时自然就想起来这事。因为我不懂木耳,不知怎么挑选啊?这时一个东北人就给我讲了,说木耳也有假的。我问这木耳怎么掺假啊?他讲,木耳里面放糖或盐啊!我愕然了。他讲,木耳多少钱一斤?糖多少钱一斤?啊!我明白了,能掺多少糖或盐进去,那赚的就是和木耳的差价啊!他接着说,买时你要特别注意那个塑料袋封装的,一定要撕开一角,拿出一个尝一尝,如果那个木耳是甜的和咸的,那准是馋了假的,啊!我明白了。
在牡丹江,我们两个走在大街上。这时,还真有一个妇女迎面走来,问我们,要木耳吗?我说多少钱一斤?你的木耳怎么样?那个妇女可能看出我们有意买,就把我们领到路东边的一个门市的柜台角,缠开那里三层外三层包裹的,一包塑料袋包装的木耳给我们看。有前面的耳闻,我自然就提高了警惕,要求尝一尝。她说,你还要尝一尝啊!我说是呀,不尝尝怎么知道好坏啊?这时,她将那木耳又包裹起来,裹得的严严实实。又把我领到对面的一个工地施工现场,还装着脚手架的一楼的空房间,看看周围没有一个人,她才缠开那包裹,从里面扣出一个木耳,让我尝了尝。木耳到没有甜味和咸味。我不放心,要求拆开看看,她说,你还要拆开呀?那你不要就算了。说着又将那木耳裹得严严实实的,走人了。我感慨,卖个木耳像做贼似的,东躲躲西藏藏,这么小心,她心里一定有鬼或使假?没成交也就上不了她的当了。后来还是在市场上买了一包,了却了这桩心事。
牡丹江市面没有什么好转的,但既然来的这里,那一定要看看"江"在哪里?是个啥模样?记得是在牡丹江市的东边,步行就到了。
牡丹江的江面大约有一二十米宽吧,江水宽阔汹涌的,看不到底,水不是很清,感觉好像很深。我感慨,牡丹江啊!牡丹江,我今天终于来到你的身旁了。那时没有相机,无法留影。我和同伴说,这么远来了,怎么也得留个纪念啊!干脆咱们就用这江水洗洗手吧!也算咱没有白来一趟!于是就同时撩动这凉凉的江水,美美的享受了一番,才踏上回家的旅程。
http://ia.51.la/go1?id=19425269&%3Ca%20href=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