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游香炉山

(2008-10-06 07:31:13)
标签:

卧佛

上山

山梨

山壁

吊桥

香炉山

分类: 外食及聚会

         点击进入方球的淘宝店QQ:1207864548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诗句,很有气势。其中的“香炉”系指庐山的香炉峰。我这里要说的香炉山却是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南端的香炉山。其是小兴安岭的余脉。据说山上生有松、柏、椴、槐、核桃、梨、黄柏、水曲柳等野生树种,很有一些原始丛林的样子。于是就动了心,趁十一放假,去了一趟香炉山。

秋游香炉山

秋游香炉山

这次上山,心情很是复杂。没有从前出去游玩的那种按捺不住的兴奋与喜悦。想起从前上大学的时候,周末与同学们或三五好友,简装出游,虽然连个照相机都没有,但却是一路欢歌,逸兴湍飞。人生匆匆,时光易逝,转眼人到中年。两相对比,说不出的伤感和无奈。当前天下的男人似乎都爱上了政治,所到之处,都在大谈特谈政治,从国家大政谈到单位小政,津津乐道,娓娓道来,使你不想听也得听。就连女人也是巾帼不让须眉,让你躲都没处躲。仿佛除了政治,就没有人生。不谈论政治就没有话题,不参与政治就是头脑出了毛病。

我并不是一个“性本爱秋山”的人。与秋天相比,我更喜欢夏天的喧闹和冬天的严肃。这次登山,除了想离开城市和人群的喧嚣到自然中去走一走外,也是想让儿子多接触一下自然。本来说好儿子的妈妈也一同去,而事到临头她却变了卦,很是让我恼火,但却不好发作,只好带着儿子闷闷的上路。到了车站,包的车还没来,去旅游的人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闲话。大多是一家三口或是四五口出来,青年人多是三五成群或一男一女的情侣。放眼望去,只有我是一个爸爸带着一个儿子!真是“父与子”呀!这使我本来就不痛快的心情又增加了一种气闷和遗憾。

车过宾县,远远的就可望见一片片的山峦了,连连绵绵、起起伏伏的。游客们就兴奋起来,儿子紧着命令我取相机,好让他完成历史性的瞬间。导游告诉大家,注意观察前方的山体,是否看到一个似人卧在地上的山峰,说那就是卧佛顶,香炉山的顶峰,并说有佛缘的人能看到。在她的指点下,我终于看到了那个所谓的卧佛顶,不过是略具人形而已,如果不是她如此这般地提示,以我的佛缘恐怕还真不配看到。

车到山门后,我带着儿子开始步行上山。儿子还小,不太在意山色美景,到是对小虫子、草、落叶很感兴趣,不住地喊我去看。我不住地搜寻着想象中的绚烂或神奇,但山却偏与你作对,故意隐藏起面目,让你想看却看不到她的胜景。走过一小段路,才间或见到一些红叶、黄叶,山也才初露秀色。

秋游香炉山

拐进一条小路,进入林间,这才算是正式进山了。林间光影班驳,红、黄、紫、绿各色叶子绚丽多彩,在光影的照射下,或明或暗,粲然生辉,煞是好看。一阵微风吹过,树林沙沙作响,满林落叶随风飘摇,簌簌而下,缤纷如雨,煞是华美和幽静。走了一会儿,山路渐低,一直通入谷底。拾级而下,眼前豁然开朗:一池碧水,波澜不惊,天光云影,徘徊期间。放眼观望,层林尽染,远山连绵,叠翠流金。原来是到了嬉水十八弯!由于正值秋日,溪水干涸,只有下游的这一潭池水。溪底和溪岸布满裸露的巨大岩石,棱棱层层的,仍很有气势,让你可以想象出夏季水盛时飞珠溅玉的情景。

秋游香炉山

秋游香炉山

秋游香炉山

秋游香炉山

沿着溪岸向上,所过之处,全是林莽,人在林中行走,始终不见开阔的天空。路途中多有人工做的藤椅,供游人歇息。藤桥、木桥也不断出现,大都依山随势,尽量不破坏自然的观感!

大约行有一个小时,小路走尽,面前出现一条宽阔的大路,景物也开始开阔起来。卖烤地瓜的摊子十分热闹,比道、佛的香火还旺盛。这时山势转高,大有森森然之势。本来想照几张照片,却发现林子上扯满了布带,蓝的、红的,破破烂烂的,东一条,西一绺,将美好的景色分割的四分五裂,就像在人脸上贴上了乱七八糟的膏药,亦或像在镜子上贴的胶布条,真是大煞风景。路旁建有一庙,不知是寺还是观,反正我不太感兴趣,也没细瞅。和尚、道士喜欢山水,专拣好山好水修行,这也无可厚非。但能不能不破坏风景,你那观或者寺能否有点艺术性,别那么俗气好不好,这样还能给山水增加文化色彩,这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嘛!

过了卧佛寺,山势转陡,我知道是到了最难通过的上坡了。儿子很争气,没叫一声累,坚持上山。一会儿,我俩就走的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只是感觉山路好像永远也走不完,不知何时才到头。这时只能前行,无法后退,意志不坚的人我看是很难走完。正在这时,只听前面一阵欢呼,就像是黑夜里见到了阳光,大家都兴奋起来,知道到了一线天,离顶峰不远了。所谓一线天,就是两块高耸的山壁,中间夹着一条陡峭的小路,人在路上走,向上只能看到一线天空,因此叫做一线天。一线天的两块山壁之间,悬挂了一座吊桥,只有通过吊桥才能到达主峰卧佛顶。从一线天通向吊桥的山路不是人工修建的,完全是游客自行踩踏出的小路,仰角可达50度以上。路的一侧靠着山壁,一侧则临着深沟,有一定的危险性。人要上去,非得手脚并用不可。儿子害怕,急着下山,我只好放弃了爬卧佛顶的念头,从另一侧下山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是无法体验了,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秋游香炉山 

秋游香炉山

秋游香炉山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果不其然,一路都是陡坡,根本不敢分心去看景色,很怕脚下一滑就此回不来了。儿子紧紧抓着我的手,就这样还摔倒了二三次。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有些人拼命往上爬,当达到顶峰的时候却“高处不胜寒”,无法回头,最后不得善终。

秋游香炉山

下山也和上山一样,一路下坡,好像永无尽头,根本无法漫步林中,更别说“胜似闲庭信步”了。好容易有个缓坡,刚想歇歇脚,迎面就过来一个卖梨的。那卖梨的也真会做生意,不在你上山的路上卖,因为你正爬坡吃紧,不可能买他的梨;也不在你正下坡时卖,那时你连自己的脚都管不住,哪有心思买他的梨。他就赶在你身疲体倦想歇又得歇的时候卖梨,时机把握得可谓恰到好处。当时就有几位游客去买梨,我也凑过去买。梨的外观很好,没有什么斑点或是磕碰的痕迹,青绿的、橙黄的,透着清纯与质朴,一如淳朴的山里人,叫人总是忍不住要尝一尝。卖梨的也在一旁渲染气氛,“嘎嘎甜的山梨呀,快来买呀”,“新摘的山梨,现吃现摘呀”!又使你的嗓子眼里仿佛伸出了一只小手,忍不住去拿。买来梨,儿子用他那脏乎乎的小手擦了擦就吃起来,一如我小时候一样。我也随口咬了一块,慢慢地咀嚼。梨并不像小贩吹嘘的那样甜,但却有一种野生水果的纯正味道,不像城里卖的水果,个大光鲜,但吃着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和不放心的感觉。其实在山上买山梨,谁会那么在乎小贩的叫卖呢,只不过是满足一种登山的心理罢了,甚或只是在寻找一种感觉或者回忆。今天在山上吃着山梨,使我不禁想起了家乡,想起了勤劳、善良的父母和乡亲。吃梨也成为一种乡愁。正想着往事,儿子却叫了起来,原来他吃完了梨,不知道把梨胡放到哪里。他上小学二年级了,都被老师教傻了,在山里还不知道把梨胡扔在哪,在他的大脑里,只能是扔在垃圾桶里。我说就扔在林子里吧,这也叫取之于自然,还之于自然吧。

吃过梨,继续下山,很快就到了山脚。真是凑巧,迎面过来的几个游客却都认得,是单位的同事。这次上山,本来是要避开人群的喧闹,不想临下山却又碰到熟人。不知道他们上山,是不是跟我一样的心情。

 

作者2008年10月6日于哈尔滨市家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