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明理
(2009-08-26 08:44:22)
标签:
杂谈 |
读书明理
王者富民,霸者富土,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
凡持国,太上知始,其次知终,其次知中。三者不能,国必危,身必穷。
治大者,不可以烦,烦则乱;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废。
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
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
凡吏治之最忌者,在不分皂白,使贤者寒心,不肖者无忌惮。若犯此症,则百病丛生,不可救药。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后不王者未之有也。
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才下而位高,功少而禄厚。
善御者不忘其马,善射者不忘其弓,善为上者不忘其下,诚爱而利之,四海之内,阖若一家,不爱而利之,子或杀父,而况天下乎?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民富乃可教,学正乃得义,民贫则背善,学淫则诈伪。
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多党者进,少党者退,百吏群党而多奸,奸臣挡道则堵贤。
民之治乱在于吏,国之安危在于政。
宰相必发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
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孝而不诛,则好民不惩。
不因喜而加赏,不因怒而加罚;不纵欲而劳民,不修怨而危国。
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贤能之士进,则私门之请止。
水行者,表深,使人无陷;治民者,表乱,使人无失。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私无寡,安无倾。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上明则下贤,上暗则下伪。
公之所加,罪虽重,下无怨气;私之所加,赏虽多,士不为欢。
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
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日法爱于人。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德为基,天下归心。
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
安者非一日可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
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国之兴也,视民如赤子;其亡也,以民为草芥。
非成业难,得贤难;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实无识才之能致心乱。
虽有忧勤之心而不知致治之要,则心愈劳事愈乱;虽有纳谏之明而无力行之果断,则言愈多听愈惑。
民者,邦之命脉,欲寿国脉,必厚民生。
赏及淫人,则善者不以赏为荣;罪及善人,则恶者不以罚为辱。
有美意,必须有良法,乃可行;有良法,又须有良吏,乃能成。
天地交,而后能成化育之功;上下交,而后能成和同之治。
天道不能有舒而无惨,王政不能有恩而无威。
若必待富而后谋,则天下终无可成之事。为国之道,先求不乱,而后求治。
得民之劳则昌,得民之忧者康,得民之死者强。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网络世界,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张成东于北京ECM=0法古验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