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小说“人骨教堂的迷案”,让我对“人骨教堂”有了无限的想像,这次到捷克,我和同伴们走进了这可以用人骨来说话的教堂——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距布拉格70多公里,是在一个叫Kutna Hora的小镇上。

人骨,该说是人类唯一可以在灵魂已去,肉体不复,却可千年不腐的物质,对这种物质,人们赋予它一种敬畏,却又会避而远之。
可当我走到那骇人听闻的人骨教堂的门口,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异样,只是教堂门口有用白色的石块铺就的一个骷髅的图案,这图案也是所有毒品与死亡的标志。

教堂的外面有一片围墙,围墙的铁门一扇开,一扇是关着的,不知道挂在铁门上的是什么牌子,感觉应该是这里的平面图。

当我走到里面,哇,我看到了教堂里面的两边有两个房间,里面堆满了成千上万的骷髅……!
原来在14世纪后期,在欧洲的大地上发生了一场空前的黑死病,当黑死病蔓延到了这里,这里一下子就死了上万人。而接下来的便是战争,战争让这小镇又堆积起了上万的尸骸,一个不大的小镇一下子就成了个万人墓地。

Rint用人骨在墙上写下的自己的名字。
16世纪,有教士把这些抛尸街头的人骨移进教堂,由于人骨实在太多,教堂也难以承压,到了1870年,Schwarzenberg家族里的一个叫Rint的木刻匠决定用这些人骨来建设和装饰这个教堂。

当我走进教堂,我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哇,这是我有史以来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人骨,并且这些人骨竟然被排列成行,就在我的头顶上,我看到一个个骷髅如铃铛般的被装饰在门楣上。

而在教堂的上方,我看到教堂中央悬挂着一个用人骨拼成的Schwarzenberg家族的家徽,并且这家徽感觉精致无比。

我无言这些空灵的骷髅,铮铮的白骨,只是远观,我感觉他们长得差不多,可近观,我发觉他们其实有表情,并且好像都在叙述着什么。
的确,他们曾经做什么,干什么,是平民,还是贵族,已经一无所知,只是在这里,他们都是一个阶层,都属于装饰的材料。

我不懂用这成千上万个人骨来装饰教堂是一种神圣还是一种无奈之举,只是这几百年前留下的人骨如今从无声好像变得有声了。

由人骨装饰的教堂在灯光的照射下及富立体感,这让我想起,据说天主教把死亡视为人类的一种神圣,死后将尸骨奉献给上帝是一种荣光。我无法理解这种神圣与荣光,只是我想如果是的话,那Rint则是在为这种神圣与荣光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当我来到这里,我看到这里有用人骨搭建起来的烛台,而烛台上有一个在吹喇叭的小天使在坐着,我想,这也许也是对死者走向天堂的一种表述吧。

在这边,我看到这些用差不多长短的人骨构筑起来的花瓶,和用人骨进行的墙角的装饰。确实,做这样的东西需要极其丰富的相像,其中包括对人体骨架的熟悉。

说不清是伤心还是难过,只是面对他们,我茫然了。

我企图用相机靠近他们,期望读到他们脸上的语言,可是,这终然还是“此地无声胜有声”。

我环顾这空灵的四周,这些用人骨在述说的教堂。是的,这里,过去,也是人类用死亡在书写的历史篇章……!

头颅,四肢,人骨在这里合并组合,成就一个个不可动摇的画面。
根据小说“人骨教堂迷案”,这些人骨饰品是需要“以新换旧”的,我想,这毕竟只是小说,小说家的幻想。

教堂的外面还有些坟墓,那是些有地位人的坟墓,就墓碑上的人物雕像,可以看到这地下的人物是教皇或是教主,或是……。

教堂围墙
同伴们都走出了教堂,走出了那无比压抑的人骨教堂,临走时,我让教堂管理人员在一张纸上盖了个章以作纪念。

中午太阳高照,Kutna Hora小镇却是无比的宁静,被树荫遮挡的一排排长条座椅上竟是空无一人。

当看到橱窗里的“骷髅”被作为当地的纪念品在出售,同伴问我说:你喜欢买纪念品,这你买吗……?我马上说,我喜欢活人。心志所愿,是人,都想活着。
人骨的语言,人骨的艺术,人骨的教堂,在我们游历欧洲23天回来,安排我们行程的旅行社接机的见到我第一句话就问:“人骨教堂怎么……?”
“惊心动魄……!”我说。看来她也很想了解关于人骨教堂。
回来有些日子了,一直想写这篇博文,也因感悟颇深。“好好活在当下”,这便是人骨教堂给我最大的启迪。
我的欧洲之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