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布鲁克林大桥】实拍:曼哈顿岛从黄昏到日落的美妙景象
摄影·撰文 穿山甲1268
图1

拍摄时间:2011年10月5日
拍摄地点: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大桥。
拍摄设备:尼康D700,手持拍摄。
这次在美国纽约,我选择了三个地方欣赏曼哈顿的夜景,第一是“世界十字路口”的时代广场(博文链接:时代广场,越夜越野! );第二是纽约帝国大厦86层空中观景台;第三是布鲁克林大桥,这三个地方几乎涵盖了海、陆、空三维空间。但是,真正能够从黄昏日落一直到璀璨灯海的夜景,欣赏这一激动人心的全过程美景的只有那次在布鲁克林大桥。
图2

到达布鲁克林大桥是傍晚时分,从市政厅广场地铁出来,进入布鲁克林大桥,黄昏里的布鲁克林大桥呈现出诱人的光影。我在桥上边走边拍,花了一个小时时间从桥头一直走到桥尾。 纽约当天的天气非常好,临近傍晚,在光线的作用下,建筑物显出长长的美妙阴影。
图3
走上布鲁克林大桥,才发现此桥是如此的繁忙而受欢迎。在桥上骑车、跑步的,在桥上拍婚纱的,在桥上闲逛的,在桥上什么也不做的,静静的坐在长椅上休息的......,不过大家都比较自觉,三米宽的路面,行人和自行车各占半边,互相不妨碍,那些骑自行车的人,速度极快,从桥上呼啸而过,我都为他们担心。
布鲁克林大桥,是纽约最久负盛名的桥梁,连接曼哈顿与布鲁克林之间。作为世界上第一座钢结构斜拉桥,布鲁克林大桥无论是他一百多年的历史还是她的建筑造型艺术,都是无与伦比的。
这座桥于1869年由约翰·A·罗夫林设计,在测量中罗夫林遇难身亡。之后,其子华盛顿继承父亲的遗志,学习欧洲的先进技术,于1883年完成桥梁。该桥梁的工程花了16年,投入了2500万美元的资金。
图4

美妙的黄昏如期而至,金黄色的阳光,从曼哈顿下城密集的摩天大楼顶上射出来,顿时把眼前的一切都染成了金黄色。
图5

大桥的另一侧,所有的建筑物,还有曼哈顿大桥,也都披上了金色的袈裟。
图6

站在这个角度可以看清布鲁克林大桥上的机动车道,而机动车道的下面是地铁。
图7

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样,通过电影和电视画面,对这座以曼哈顿的璀璨灯海为背景的长达487米的悬索桥已经不陌生了,布鲁克林大桥在美国的电影中是出镜率最高的纽约景点之一。落成时被认为是继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后的第八大奇迹,被誉为工业革命时代全世界七个划时代的建筑工程奇迹之一,它现在已经成为纽约市天际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1964年成为了美国国家历史地标。
图8

图9

大桥上的斜拉钢索,呈现出极美的线条,此时一架红色的直升机刚巧从桥上飞过。
图10

站在布鲁克林大桥上,看东河上行驶的游轮和帆船。
图11

图12

看到这么美妙的黄昏,行走在布鲁克林大桥上的游客都很激动,这是在桥上抓拍的手持红色气球的美女,笑的多灿烂。
图13

站在布鲁克林大桥上看曼哈顿大桥。
曼哈顿大桥是一条悬索桥,跨越东河连接曼哈顿与布鲁克林。 总长度
2,089.40米(6,855
英尺),曼哈顿大桥的设计为两层道路,上层有双向共4条线道,下层包括双向可转换3线道、4条地铁路线、人行道、自行车道。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远处东河的尽头已是金色点点,自由女神的火炬在金色的黄昏里闪闪发光。
图19

站在布鲁克林大桥,看见布鲁克林三层立体公路上,车水马龙。
图20

沐浴在夕阳中的布鲁克林建筑
图21

从布鲁克林大桥的一头走到另外一头,横跨东河,我花了1个小时,欣赏了黄昏的美景,肚子有点饿了,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我抓空儿在大桥下面的一家匹萨店简单用了晚餐,然后在华灯初上的时候又重新走上了布鲁克林大桥。
图22

从这一刻起,曼哈顿之夜慢慢地降临,站在布鲁克林桥下,东河河边,对岸就是曼哈顿下城,全世界摩天大楼最密集的地方,太阳落下,火烧云染红了天空,灯光渐亮,慢慢的,红色变成了玫瑰红,与蓝色的天幕融为一体。
图23
站在布鲁克林大桥上,看曼哈顿那些灯火通明的高楼大厦,看天边的自由女神像,看桥面上川流不息的车流,看天水之间的最后一抹余晖......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图28

图29

图30

图31

图32
图33

图34

布鲁克林大桥,曼哈顿大桥等大小十二条桥梁和海底遂道,还有水上轮渡和环岛的游轮,从四面八方通向曼哈顿,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时辰走近曼哈顿,一睹她多彩的绰绰风姿和万种风情,“9·11”10年以后的曼哈顿,星光璀璨,流光溢彩,美人依旧,浪漫依然。
附:拍摄参数:
相机型号
NIKON
D700
拍摄日期
2011:10:06
07:08:03
快门速度
1/6秒
光圈
F8.0
焦距
70
ISO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