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北,一路向北(9)黑木耳·黑牡丹·林区女人

(2008-09-01 07:59:56)
标签:

大兴安岭

新林区

碧州镇

塔源镇

黑木耳

穿山甲1268

旅游

分类: 旅行摄影

图1

向北,一路向北(9)黑木耳·黑牡丹·林区女人

 

  汽车6点钟驶离劲松镇的时候,我们都还沉浸在早上看见的林区美景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就到了新林区的碧州镇。碧州的黑木耳是相当出名的,果然我们在路边发现了大片的黑木耳基地和种植黑木耳的妇女。

 

图2

向北,一路向北(9)黑木耳·黑牡丹·林区女人

大兴安岭深山林区,下地干活的女人都穿得这么漂亮,在惊叹林区女人能干会干巧干的同时,我走近这个花衣裳的女人,听她唠叨黑木耳种植的一些情况。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塑料包裹的圆筒是黑木耳的生长母体,塑料袋里充满了林区木材加工剩下的锯末,发酵塑料柱体被整齐地放在地里,2-3米宽为一陇,每陇的两旁都装有输水管,管上密布的小孔,将水均匀的喷洒在发酵灌上。这个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穿戴讲究的妇女,手捧着一个罐体上结出的饱满的黑木耳,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对我说:“这个季节雨水大,黑木耳长势老快了,每个星期都要剥几次长大的黑木耳,就像割韭菜一样,越割长得越快,哈哈!”,我也头一遭听说养黑木耳跟种韭菜那样,这买卖干得过儿哈,怪不得北京超市里那么多东北黑木耳呢。

 

图3

向北,一路向北(9)黑木耳·黑牡丹·林区女人

这是木耳地里岁数最大的女人,碎花图案的薄料上衣,梳着干练利落的短发,人显得很精神,保养得也很好,据说她是这块地的主人,那些妇女都是替她打工的,看看,瞧把老太太乐的。画面上方中间穿绿上衣脖子上系着蓝色纱巾的女人,嘴里叼着香烟,说话泼辣大嗓门,典型的东北女人;画面左边的女人穿着牛仔裤和高筒靴,话语不多,干起活来干净利索.......,时尚、勤劳、泼辣、豪爽是时下林区妇女给我留下的印象。

 

图3

向北,一路向北(9)黑木耳·黑牡丹·林区女人

 

图4

向北,一路向北(9)黑木耳·黑牡丹·林区女人

 

图5

向北,一路向北(9)黑木耳·黑牡丹·林区女人

 地里刚摘下的木耳就地晾晒

 

图6

向北,一路向北(9)黑木耳·黑牡丹·林区女人

 

  据介绍,新林区除了碧州镇大规模养殖黑木耳,塔源镇也投资10万元为食用菌发展创造条件,塔源镇目前已有700户家庭跨入了食用菌发展行列,共养殖黑木耳700多万袋,养殖各种菇类53000袋,新林林场一个叫柴万顺个体养殖户一次就是10万袋食用菌生产规模。

  如今那大朵大朵的黑木耳犹如盛开的黑牡丹,遍布新林区的丛林山岗,开遍广大居民的家庭小院,林区的女人们也因黑木耳的发展获得良好的效益,生活好了,人更美了,就像盛开的牡丹花俊俏芬芳。 

 

摄影设备:Canon G7数码相机。 

 

 

向北,一路向北(1)中国最北的小镇

 向北,一路向北(2)中国最北的农舍

 向北,一路向北(3)北极江边的梦呓

向北,一路向北(4)根河,S201上的彩色坐标

向北,一路向北(5)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室韦

向北,一路向北(6)吉文河,夕阳下的鄂伦春湿地!

向北,一路向北(7)上护林的黄昏

向北,一路向北(8)记住这个叫“劲松”的地方

向北,一路向北(9)黑木耳·黑牡丹·林区女人

向北,一路向北(10)亚洲第一湿地:额尔古纳湿地

向北,一路向北(11)中国的北大门:满洲里

向北,一路向北(12)亚洲最大的熔岩景观:石塘林

 向北,一路向北(13)阿尔山:驼峰岭天池

 向北,一路向北(14)哈拉哈河上最美的峡谷:三潭峡

 向北,一路向北(15)仙鹤湖,寻觅丹顶鹤的踪迹!

 向北,一路向北(16)杜鹃湖,晨雾缭绕的仙境!

向北,一路向北(17)2000公里大兴安岭的绮丽风光

 向北,一路向北(18)中国北方的景观大道:省际通道

 向北,一路向北(19)尾声:索引·路书·费用 

 

 

 

欢迎加入行摄·视界大家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