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生活梦想图说北京奥运场馆射击馆穿山甲1268旅游 |
分类: 北京故事 |
北京射击馆建筑形体构思取意射击运动起源于林中狩猎的渊源,在建筑形式上能够呼应出森林原始狩猎工具—弓箭的建筑意向。资格赛馆与决赛馆之间的联系部分是整个射击中心园区的入口,建筑设计采用将屋面与入口台阶连成整体的处理手法,由此形成的折线弧形开口形状紧扣“弓”的整个建筑意向。在资格赛馆水平延伸的形体侧面,以及每个入口处都呼应这一主题。
北京射击馆坐落在风景如画的北京西山脚下,也正因如此,为了不遮挡西山的风景,建筑需限高18米,于是只能建成如今的3层建筑,其室内空间也达到了同类体育场馆中之最,最长的室内空间260米。
北京射击馆工程于2004年7月13日正式开工建设。其建筑群包括资格赛馆、决赛馆、永久枪弹库、武警用房、及制冷换热机房、变配电机房等配套设施。资格赛馆由10米、25米、50米靶馆组成,决赛馆是10米、25米和50米套用封闭赛馆。该馆承担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射击步枪、手枪共10个项目的比赛,总建筑面积45645平方米。
奥运会期间,北京射击馆设观众席约8600个,其中资格赛馆设6100座席,决赛馆设2500座席。其中固定座席约2170个自然席,临时座席6430个自然席
北京射击馆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靶位数最多、项目最全的全天候射击比赛场馆。设有50米靶位80组,25米靶位14组,10米气枪靶位96组,10米移动靶位6组,还有10个决赛套用比赛靶位。
射击馆采用的“生态呼吸式外壁”是本项目率先采用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智能幕墙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通风换气的全智能主动控制,营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大大节省使用成本。射击馆外墙采用的预制清水混凝土外挂板是奥运工程同类项目中最先采用的外墙装饰做法,简洁朴素,具有良好的隔声、保温、装饰效果,其全新的节点构造做法已经申请获得专利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