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股评】 |

成交量维持大盘的“生命源”
5月16日我已经在“博客”中公开指出:大盘下周三前将面临选择方向,如果成交量不足1300亿,必然向下突破。最好半仓操作。5月20日大盘跌破我给大家画的“三角形”右角,缩量下挫,为什么呢?下面我把自己的看盘经验与大家一起探讨!
5月20日在消息面平静的情况下,周二两市股指早盘在中国石油、万科A等部分指标类个股调整的压力下出现幅度不大的回落,但是市场的做多热情上午未有明显的衰减,市场并不缺乏个股机会,但下午开盘后股指开始跳水,盘面抛压越来越大,大盘总卖量持续上升,从收盘数据来看总卖量是总买量的4倍多,全天沪市下跌了161.69点,收在3500点之下。
从目前场内情况来看,整体呈现缩量下跌态势,前期获利盘明显有回吐迹象, 市场人心明显不足,短线资金炒做热情减退。
从指数运行形态来看,短期上证股指已经跌破布林线中轨及3日线下穿10日均线的“死亡点”,同时近几个交易日成交呈现出持续的萎缩,5月14日至20日五个交易四沪市成交金额分别为1248亿元、1142亿元、907亿元、685亿元和907亿。这五天的“均量”在977亿元,明显低于维持大级别反弹的“底量”—1300亿元,因此深度调整在所难免!
投资者不禁要问:什么样的成交量才是维持大盘反弹的“健康量”?
首先,我们分析本轮行情的启动是基于两大利好政策《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和《证券交易印花税率下调至千分之一》。他们公布时间是分别是4月21日和4月24日,分别对应的成交量是:829亿和1958亿。两天均量是1393亿元。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的维持大盘持续反弹的“底量”。
其次,大盘反弹是分阶段的。在第一阶段大盘上攻3700点无果后必然进入“巩固期”,而巩固期间的成交量变化是关键。在调整下跌阴线时成交量可以缩小。例如:5月15日、5月16日成交量都不足1150亿,但每次出现阳线时,尤其是有突破欲望的“攻击性”阳线时必须大于或等于“底量”1300亿元(沪市)左右。而5月9日大盘上涨2.17%成交量才1100亿,5月14日大盘突破临界点时大涨98点,但成交量不过1248亿。因此,5月20日大跌在情理之中。
最后,大盘加之“天灾”突发情况,使大盘原有运行轨迹变得越来越复杂。成交量变成了大盘唯一的“生命源”。向上成功突破的前提必须符合我们的“底量”原则,否则投资者不要恋战。坚持大跌大买,小跌不买,大涨先卖,小涨不卖的方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