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奶酪拌沙拉 营养又开胃

标签:
奶酪知识布里蓝纹艾门塔尔瑞豪奶酪沙拉美食 |
分类: 美食菜谱 |
奶酪历史
奶酪具有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年多年前。奶酪兴起于公元8世纪,罗马帝国时期统治的法国和意大利,到了10世纪和11世纪成为饮食习惯开始在欧洲普遍流行。
15—17世纪时,奶酪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具体种类命名和划分。19—20世纪,奶酪被工业化广泛生产和进行出口贸易。
奶酪营养
奶酪产品以健康产品著称,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被誉为浓缩的鲜奶。
奶酪富含钙,有益于牙齿和骨骼健康,孕妇和孩子适宜多吃奶酪。每天吃50克奶酪可以满足正常成人所需的60%的钙质。奶酪成熟后,乳糖在发酵过程中降解,对于乳糖不耐者也可以消化吸收,不会产生不适。
奶酪消费
在西方,几乎每种菜肴中都少不了奶酪的参与。奶酪是与沙拉必不可少的搭配,在肉汁、调料、蘸料和酱汁中,通常有奶酪做配料,奶酪是比萨和意大利餐的主要原料,是多种西点、面包的原料或佐食品,奶酪和酒的搭配是一种西方的饮食习惯,在一些地方,奶酪干脆被做成拼盘,在餐后做小吃单独品尝。
丹麦最大的乳品企业瑞豪公司的外贸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欧洲,食用奶酪最多的国家是希腊,人均年消费量为31.1公斤,其次是法国,人均消费量为26.1公斤。在亚洲,日本的奶酪消费量较高,为2.5公斤,与之相比,中国人吃奶酪是很少的,每年人均消费量只有20克,不到日本的百分之一,不到希腊的千分之一。
人均奶酪消费量比较
消费国
希腊
法国
冰岛
德国
瑞士
荷兰
意大利
芬兰
土耳其
瑞典
日本
中国
奶酪分类
奶酪是熟牛奶加入凝乳酶和菌种,经凝固、挤压成型、发酵成熟得到的产物。根据工艺不同,分为软质奶酪、半硬质奶酪和硬质奶酪。
软质奶酪是轻微挤压获得的,发酵期短,内部不是很致密,有的带有保护性的天然外皮。常见品种有布里(Brie)、金文笔(Camembert)、发达(Feda)等。
半硬质奶酪经过中度挤压,一般内有小孔,发酵成熟期为几个月到一年,可切片和抛丝。常见品种有马苏里拉(Mozzarella)、红波(edma)、蓝纹(dannablu)等。
硬质奶酪高度压力成型的,往往有大孔,发酵成熟时间长,可达几年,可切丝切片。常见的有巴马臣(Parmesan)、艾门塔尔(Emmentaler)、车达(Cheddar)等。
还有一种奶油奶酪食用浓缩的奶油加入柠檬酸或凝乳酶制成的,不接入菌种发酵成熟。如马斯卡彭尼(Mascarpone),可用于制作提拉米苏。
奶酪名品
布里
布里奶酪被誉为奶酪之王,起源于8世纪的法国莫城,含盐量低,奶香浓郁,兼有蘑菇的清香味。是典型的白色软质奶酪,外表有一层白色霉菌,内部柔韧,常用于点心、三明治和拼盘。
蓝纹
蓝纹奶酪原产于丹麦中部菲英岛,半硬质奶酪,表面有一层白色或黄色的天然外皮,在青霉的作用下产生一些了绿色和蓝色的小孔,风味个性鲜明,味道辛辣或强烈。非常适合与坚果、肉一起拌在沙拉中,也可作为面包佐餐干酪。
艾门塔尔
艾门塔尔奶酪原产于瑞士伯尔尼的艾门(Emmen)山谷,浅黄色硬质奶酪,根据菌种不同会呈现水果或干果味,内部有大孔,也被称为大孔奶酪,天然外衣呈黄色至褐色。常用作制沙拉,配面包切片,也用于烹饪和烘焙。
发酵成熟期长的半硬质、硬质奶酪质地更致密,营养更密集,产生的有益成分也较丰富,但是它们的奶酪风味往往也比较浓重,不容易被中国人的口味所接受。比较好的做法是把它们切块或切丝,拌在沙拉中吃,沙拉中的水果、坚果、蔬菜、调味汁可以与奶酪风味相得益彰,使这些奶酪滋味不再刺激,变得柔绵与醇和。这样既可以获得奶酪的营养,又容易慢慢适应它的口味。把个性张扬的蓝纹奶酪与坚果、橄榄拌成沙拉的做法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
蓝纹奶酪坚果沙拉
原料:丹麦蓝纹奶酪50克,黑橄榄6枚,核桃、榛子、大杏仁等坚果20克,罗勒叶少许,橄榄油20毫升,意大利果醋15毫升、盐少许
制作方法:
1. 罗勒叶切碎,黑橄榄切半,坚果切碎,蓝纹奶酪切方丁,备用。
2.将意大利果醋缓缓倒入橄榄油中,加少许盐,轻轻搅拌成油醋沙拉汁。
3. 将蓝纹奶酪丁、坚果碎和罗勒叶碎放入沙拉碗内搅拌,撒上黑橄榄和油醋沙拉汁,拌匀即可。
风味清爽、芳香,开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