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根雪糕使“蒙牛”在游客中的形象打了折扣

(2007-08-24 17:23:35)
标签:

时事评论

绿色传播

社会

公司

集团

蒙牛

公共关系

消费者

    前几日,参加了梦牛集团的参观游,既有收获,也有遗憾。记录在这里,与大家交流。
 
    这两年蒙牛的名气越来越“牛”。特别是赞助“超女”之后,一下子“牛”了不少。蒙牛集团所在地位于呼和浩特城南,40分钟车程还算方便。但到了集团门口,我们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原因是讲解员没有来。不知是联系上出了问题,还是讲解员数量不足,总之蒙牛给大家的第一印象并不怎么好。
 
    第一站,先参观奶牛场。人多,乌泱乌泱的。好几辆轿车下来的人一起挤进参观大厅,乱轰轰的,讲解内容根本听不清楚。想看看现代化的挤奶设备吧,根本就挤不到前面去。公厕小,排队的人多,据说里面特别脏。这些细节,使得蒙牛的形象大大折扣。我看到,难以计数的奶牛在一个狭小的夹道里依次进入正在旋转的挤奶台,由人工将挤奶器夹在奶头上,然后边被挤奶边随着台子的转动一圈,然后又依次离开。不少人都觉得牛们太可怜了,让人算计地一点点自由都没有了。
 
    我们随着人流到了一个分厂参观。挺开眼界的。看得出来,蒙牛在努力的打造自己的文化。给我们讲解的这位女士告诉我们一个秘密,她是公司员工管理者的家属。公司从40多位家属中选出了8位作讲解员,负责接待重要或者特殊的来宾和客人。其中包括老总的夫人。可以体会到,她的讲解十分投入,尽管普通话不很标准,但浓浓的情感渗透其中,真的把蒙牛当成了自己的家。比起那些只会干巴巴背词儿的小姑娘们来,显然更专业、更内行也更能打动人。
 
    蒙牛挺抠门的。原本当地带队人告诉大家,参观完了之后,蒙牛会给大家一个小礼品。(事后才知道,也就是一根自己生产的雪糕)。但直到所有的参观全部结束之后,参观者们没有喝到一口水。天气那么热,大家都很渴。展厅里摆满了大量的蒙牛产品,可惜既不送也不卖。最后,大家被告之,原有的小礼品,也就是那根雪糕早就取消了。想必大家都不是没有吃过雪糕的人,也不在意送不送什么小礼品之类的,只是感觉蒙牛的人情味太淡了些,没有利用好这差不多两个小时的时间和消费者们拉拉近乎。至于没有宣传品等也是令人遗憾的事情。
 
    到蒙牛参观,被许多旅行社列入了旅游内容。也就是说,游客到这里是付出了代价的,不仅支付了经济费用,而且还付出了时间成本。所以,这个参观活动定位在公关游显然是不合适的。这可能是许多参观者不大满意的根本原因。在蒙牛的眼里,这些参观者应该是“现在”的消费者,需要提供高质量的、周到服务,而不是简单地宣传蒙牛的成就。
 
    我注意到了蒙牛到处都有蓝底反白的宣传语。多数还些哲理、有些特色的。“聚精会神抓奶牛,一心一意做雪糕”,套用的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口号,紧密地结合了自己的实际。但有的宣传语,受众不明确;有的安放的位置不合适。其中有这样一条:要赢得好声誉需要20年,而要毁掉它,5分钟已足够,如果明白这一点,你做起来就不同了。其中有的逗号需要改为句号不说,更重要的是,蒙牛自己没有抓住游客来访的5分钟,不敢说毁掉了它多年赢得的声誉,但起码没有强化它在游客中的美誉度。
 
    看了奶牛场、看了生产线,大家还是开了眼界,多了一份经历。但对于蒙牛的好感,似乎没有太多的增加。这恐怕不能算是成功的公关案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