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中的喀纳斯,另一种风情

(2007-08-01 08:58:25)
标签:

绿色传播

喀纳斯

旅游

污染

    天公作美。让我们去喀纳斯赶上了雨天。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雨景,也了解到了喀纳斯不被众人所知的的许多侧面。
 
    据当地人介绍,今年是30多年未遇的大旱。几个月来几乎还没怎么下雨呢。所以,虽然游客对大雨是避之不急,但当地人还是非常期盼的。我看到了那干渴的戈壁、那狭细的河流、那长不高的草场,所以尽管我恰好赶上了一直没有停的雨,但由此给我带来的不快似乎也减少了不少。
 
    从乌鲁木齐到阿勒泰具体有多远说不准,只知道坐飞机需要半个多小时。从阿勒泰到喀纳斯还有280多公里,而且还有挺难走的盘山路,可见要想去一趟有多么的不容易,也特别希望能赶上个好天气。在乌市就听说气象台发布了蓝色警报,但还是义无反顾地登上了去阿勒泰的飞机。心里一个劲儿地祈祷,希望像北京的天似的,总报有雨却总不下雨。
 
    从阿勒泰出发,驱车直奔西北,开了100多公里后,才抵达布尔津县城。没想到的是,来自各地的游客早已把这个小小的边城变得热闹非凡了。街道宽敞、干净、整洁,街上跑得出租车都是QQ,到处都是宾馆、旅店,走着的人大多都是游客。河堤夜市,小摊一个接一个,虽然卖得商品大同小异,但置身其中、斤斤计较、讨价还价,也挺有意思的。那个露天的美食广场人声鼎沸,又烧又烤,不知道吃到嘴里什么味道,但看那喝酒、吃肉的气氛挺感染人的。只是听说游客和摊主常常有纠纷。前几日,几个游客吃了几条红鱼,摊主要收几千块,不知道是那鱼真的那么贵,还是游客想赖账。我们下榻在一个小宾馆,很干净,就是不大隔音。一大早就听见导游在招呼她的游客们。早餐是在一个农家院吃的,旅游拉动了当地的经济,许多百姓都开了家庭旅馆。顺便考察了一下,也还挺不错的。只是一两个人如果不知根知底,还是不住为宜。
 
    雨一直在下着。车继续西行。心想运气还算不错,总比路断了不能成行要强吧。一路上雨就再也没停过。车上的人们都在睡觉。我没有。隔一会儿就擦擦车窗上的雾气,以便看得更清楚些。路修得质量很好,旅行车一辆接一辆。雨大、车慢,但我想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朝圣那片人间的净土。车到了冲乎儿乡附近,就成了盘山路。在一个狭谷里,我看到了被洪水冲断路的地方又驾起了临时的桥。虽然不大好走了,但毕竟我们走了过去。心想如果桥再断了,我们就走不了了。心里特别期盼着天上能出了太阳,以便我们仔仔细细地看看阳光下的喀纳斯。
 
    路边的草越来越绿,树也渐渐得多了起来。满山遍野都可以看到牛、羊、马、骆驼,它们在悠闲的吃草,看起来都比其它地方的要幸福些。
 
    到了贾登峪,又是一大片欧式宾馆群建在了山脚下,虽然很是壮观,但却破坏了那原始的自然美。这是距离喀纳斯主体景区最近的大型旅游接待服务区,据说,目前第四期工程——娱乐区和商业中心的建设正在紧张进行当中,工程完工后将为游客提供餐饮、娱乐、休闲、购物等全方位的服务。我反对这样做,虽然人住在这里可以离喀纳斯近一些,但污染也就会更严重些。住在布尔津,就已经足够了。旅游,本来就是辛苦的活儿人辛苦点儿,但对喀纳斯会好一些
 
    雨中的喀纳斯,很冷。穿着当地朋友借给我的厚夹克,还是抵御不了风寒。想想此时的北京正在暑热笼罩之中,这冷也就变成了一种快乐而温暖的体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