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女认字也幽默

(2006-10-19 08:01:19)
分类: 浓浓淡淡都是情

孙女认字也幽默(山路水桥原创)

http://blog.sina.com.cn/m/slsq

孙女早在幼儿园里就开始认字了,上了小学以后认识的字就增加得更快了。逛马路,上商场,看电视,总会看到不少认识的字,于是总要大声读给大家听,就怕我们大人们不认得似的。如果谁因为干别的活而没有不听,或者听的时候思想开小差,她就要严肃地批评。我们这些“学生”也就只能“洗耳恭听”,而且还要不失时机地为她拍手叫好。

如果有好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看到认识的字,大家必定会争着念,只怕人家以为自己认识的字比别人认识的字少。

有些字实际上还都没有学过,她们也会拼命联想到形状相象的某个字,而大胆去读。因为汉字读音确与边旁有很大相关性,所以蒙对的情况居然也会很多。蒙错了大人一教也就很快学会了。所以我们也非常支持鼓励她大胆读,乱读也可以。

当然闹出的笑话也是不会少的,举一个例子说吧,一次路过一个叫“珠汇花园”的地方,孙女他们除了“汇”字外,其它三个字都是学过的,但这个“汇”字他们也都觉得好像是认识的,因为它与“江”字很像,于是就大声读起来“珠江花园”。虽然一经指出,他们会立刻接受的,因为这个区别毕竟也是很明显的。但是我们想,就把这个“珠汇花园”改称为“珠江花园”也不错啊,“珠”都汇成“江”了不是更好吗?

如果这也能算作有趣,那么下面的例子就可称“绝”了。

一天我们带她去看某个“摄影展”,橱窗里有一张题名为“无名古宅”的照片,照片上面的四个字孙女确实全都认识,按照自左至右的阅读法则,读出来是“非人是物”。在她看来直觉得好笑:“爷爷,这张照片中没有一个人,只有一块牌子,你说好笑不好笑,有谁会认为这块牌子是‘人’而不是‘物’呢?”

还有一张照片拍的是“上海豫园一景”,上面四个字也都认识,在她读来是“天洞有别”。你还别笑,她对此读法,还颇有自己的心得:“‘天洞有别’意思就是,这里的风景不同于一般的地方,特别好啊”,你能说这样的理解没有一点道理吗?

另外还有一张“苏州园林”的照片,“曲径通幽”理所当然地被她读成了“幽通径曲”(亏得她连这个“幽”字也认得),谁听了也会觉得实在不是一般的有趣好笑,简直与上面的“天洞有别”相映成趣、异曲同工。

这也就让我想起了30多年前的一个儿童节,我带着儿子女儿去看免费儿童电影《闪闪的红星》时有趣的一幕,胡汉山为不让老百姓帮山上游击队送,便率他的小卒子们对上山的老百姓进行搜身,以查验身上有没有带”,这时银幕上出现了一块大字标牌严禁上山”,全场几百个小朋友异口同声朗读为山上禁盐’‘同音),而全场的家长们同时集体轰然大笑。这样的笑声整部电影从头到底就来了这么一次,绝对堪称是本片最出彩的地方。如此有意思的效果,我猜连《闪闪的红星》大导演李俊和李昂他们,恐怕也是八辈子都没有想到过的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调侃一下记者
后一篇:很久很久以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