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历史上最恐怖的日子,远没有到来。现在谈论本轮调整的底部,为时尚早。
本轮调整的底部,取决于三大因素:
一、权重指标股的调整充分、到位,多数权重股07年的市盈率回到22-25倍左右——这是管理层的期望;
二、证券营业部萧条冷落,门可箩雀;市场再也没有“牛市”的声音,倒是“熊市”的声音越来越强;
三、指数连续恐怖性暴跌,史上最大的赎基潮到来,股市跌得监管层害怕,不得不重启新基金的发行。
指标股的充分调整
+
新基金的重启,是本轮调整到底的明显信号。指标股的充分调整,是新基金重启的前提条件,管理层绝对不会在指标股的市盈率在40倍以上的情况下重启新基金的发行;新基金的重启,是本轮调整到底的关键信号。
回顾以下本轮牛市,是否发现如今的市场状况与前期明显不同?前期--牛期的下跌为快跌快起,大跌时有相当多的股票快速跌停或尾盘跌停,第二天指数就反抽到前天跌幅的50%以上位置;如今的下跌为慢跌慢起,暴跌日少有股票跌停,而反弹气势极弱。如今的状况,为明显的下跌抵抗型,正所谓“温水煮青蛙”的行情。温水煮青蛙,是主力资金刻意为之,把筹码慢慢倒腾给散户的行情。青蛙感觉不到危险来临,反倒有种舒服的感觉。
10月份,有10多只股票跌破了“非公开增发股票”的价格,这也是本轮牛市以来首次出现;一级市场的非公开发行,居然能套牢机构投资者,这是一个明显的牛转熊信号。
而近期,向市场公开发行的股票,如“浙江龙盛”和“永新股份”,也跌破了增发价格。而“浙江龙盛”居然出现无人申购的窘境,承销商华龙证券等券商不得不包销剩余的16.23%的未售出股份,真可谓奇观,这也是牛转熊的明显信号。
基金抱团取暖,更是牛转熊的明显特征。以上三个显著信号,历史上都曾在熊市初期出现过。
忽视这些信号,以及管理层发出的泡沫担忧信息,必将自食其果。
12月中旬以前,每次反弹,都是获利减仓或损失割肉的良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死捂股票,奢望暴利或解套,是牛末熊初的大忌。2001年哪次熊市,70%的股民没有在20多元清仓,却在2元多含恨离去;无数的股民,在跌10-20%的时候不割肉,却在跌80-90%的时候愤然砍大腿,教训惨痛。我认识许多股民,都是在市值变为1/10的时候忍无可任的。哈哈,每次牛熊,都是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过程。
胆大的投资者,可在暴跌日择股进入,次日或第三日抛出,快进快出,赚取生活费,套牢机构---说不定能碰上一只大主力自救股,连拉涨停,在其拉升的第三日或第四日上午抛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