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爱塔传奇
爱塔传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8,689
  • 关注人气:4,1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抢救措施的古建筑汇总(截止2012年10月13日)

(2012-10-17 22:22:44)
标签:

山西

大木殇

分类: 抢救山西古建

三次探访襄垣南牙村周成王庙

 

    2012年7月、10月两次去山西访古期间,回访了一些以前去过的失修古建筑,很高兴看到一些古建筑有了抢救措施,其中介休龙天庙大殿和长子善村龙王庙正殿已经完全修复,其余多是搭防雨棚等临时抢险措施,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先保命要紧。

 

    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相较于失修数量来说还是极少数,推动失修古建抢救工作仍刻不容缓,仅今年已知的就有长治市长治县李坊洪福寺塌了一架梁,长治市沁县南涅水洪教院东配殿彻底倒塌,晋城市沁水县玉清宫山门彻底倒塌,这三处都是早期木结构古建筑,我都在倒塌前不久去过,看不出任何迹象,突然之间就塌了。很多古建筑已经淋雨腐朽多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彻底垮塌,令人既担心又痛心。

 

    下面汇总一下我到现场实地看到过的有抢救措施的古建筑

 

山西介休龙天庙    历次探访介休龙天庙 >>>

 

五次探访介休龙天庙简记

2012年10月12日第五次来到介休龙天庙,正殿的修缮工程已近尾声

 

五次探访介休龙天庙简记

殿顶完全修好了

 

大木殇(二十)介休龙天庙、太谷惠安宣梵寺、灵石后土庙、灵石晋祠庙

2012年5月13日第一次来到介休龙天庙的情景,正殿后檐大面积坍塌,彩塑淋雨多年

--------------------------------------------

 

山西长子县善村龙王庙    历次探访长子善村龙王庙 >>>

 

三次探访长子善村龙王庙

2012年10月12日,第三次来到长子善村龙王庙,原来坍塌的护坡已经修好,山墙补上了,瓦作也重新修过

 

三次探访长子善村龙王庙

四面护坡都有加固,即将完工

 

三次探访长子善村龙王庙

2012年1月8日第一次来到善村龙王庙的情景,护坡和山墙坍塌,大殿随时可能跟着塌下去

 

-------------------------------------

 

山西长子布村玉皇庙    历次探访长子布村玉皇庙 >>>

 

十一次探访山西长子县布村玉皇庙

2012年10月11日,第十一次来到布村玉皇庙,四周的护坡已经修好

 

十一次探访山西长子县布村玉皇庙

这是今年6月护坡刚开始施工的时候,与上张照片同一位置

 

十一次探访山西长子县布村玉皇庙

大殿还没有抢救措施,护坡修好了,也快了吧

 

--------------------------------

 

山西长子西上坊成汤庙    历次探访西上坊成汤庙 >>>

 

七次探访长子县西上坊成汤庙

2012年7月12日,第七次来到长子西上坊成汤庙,巨大的防雨棚已经完工

 

山西长子县西上坊成汤庙正殿(金)

2012年1月第一次到西上坊成汤庙的情景,大殿前后檐都塌了巨大的洞

 

----------------------------------

 

长子大南石地藏庵    历次探访大南石地藏庵 >>>

 

二次探访山西长子县大南石地藏庵

2012年10月11日,第二次来到长子大南石地藏庵,防雨棚已经搭建起来

 

二次探访山西长子县大南石地藏庵

2012年4月第一次来到大南石地藏庵的情景,院子荒废,正殿瓦面疏松,渗漏腐蚀多年

 

-----------------------------------

 

山西长子韩坊尧王庙    历次探访长子韩坊尧王庙 >>>

 

二次探访长子县韩坊尧王庙

2012年5月10日,与生活晨报记者刘帅等第二次来到韩坊尧王庙,正在维修

 

二次探访长子县韩坊尧王庙

2012年1月第一次到韩坊尧王庙的情景,大殿荒废,前后檐都塌了大洞,淋雨多年

 

-----------------------------

 

山西襄垣南牙村周成王庙    历次探访襄垣南牙村周成王庙 >>>

 

三次探访襄垣南牙村周成王庙

2012年10月12日,第三次来到襄垣南牙村周成王庙,已经建起了防雨棚

 

三次探访襄垣南牙村周成王庙

2011年9月的南牙村周成王庙,殿顶大面积坍塌

 

---------------------------

 

山西长治县东呈古佛堂    历次探访长治县东呈古佛堂 >>>

 

五次探访长治县东呈古佛堂简记

2012年10月10日,第五次来到东呈古佛堂,大殿已有一些简易的支护和遮盖措施,但紧邻大殿的秸秆是很大的安全隐患

 

五次探访长治县东呈古佛堂简记

大殿内加了砖柱,坍塌的殿顶用石棉瓦补上了

 

大木殇鈥敿毙栉薜脑缙谀窘峁构沤ㄖ(十一)

2012年4月第一次来到东呈古佛堂,坍塌处腐朽严重,巨大的梁有滚落柱头的危险

 

-------------------------

 

山西长治县中村唐王庙    历次探访长治县中村唐王庙 >>>

 

三次探访长治县中村唐王庙

2012年7月13日第三次来到中村唐王庙,屋顶的大洞已经修补上了

 

大木殇鈥敿毙栉薜脑缙谀窘峁构沤ㄖ(十七)

2012年5月第一次来到中村唐王庙的情景,后檐屋顶塌了大洞

 

---------------------------------

  

山西长治县王坊三神庙    历次探访长治县王坊三神庙 >>>

 

三次探访长治县王坊三神庙

2012年7月13日,第三次来到王坊三神庙,整个大殿用防雨布包了起来。希望这只是个应急抢险措施,一层防雨布能风化多久?期待看到真正的维修

 

大木殇鈥敿毙栉薜脑缙谀窘峁构沤ㄖ(十七)

2012年5月第一次到王坊三神庙的情景,后檐几乎没有了屋顶

 

-------------------------------

 

山西平遥普明寺    历次探访平遥普明寺 >>>

 

二次探访平遥普明寺

2012年10月12日,再次来到平遥普明寺,大殿已经有了简易的抢险措施

 

二次探访平遥普明寺

正殿屋顶用木板和油毡简易修补。希望只是个抢险措施,期待尽早维修

 

二次探访平遥普明寺

2012年5月第一次来到普明寺时,正殿屋顶大面积坍塌,淋雨多年

 

-------------------------------

 

山西灵石晋祠庙    历次探访灵石晋祠庙 >>>

 

三次探访山西灵石晋祠庙

2012年10月12日,第三次来到灵石晋祠庙正在维修中

 

三次探访山西灵石晋祠庙

2012年5月第一次来到灵石晋祠庙,正殿后檐屋顶塌了大洞

 

-----------------------------

 

山西寿阳普光寺    历次探访寿阳普光寺 >>>

 

二次探访山西寿阳县普光寺

2012年10月13日,第二次来到寿阳普光寺,厢房正在维修

 

二次探访山西寿阳县普光寺

宋代正殿尚未开工,希望快了吧

 

------------------------------

 

    以上都是我到现场实地见到的,可能还有我不知道的,欢迎提供信息

 

      回访的古建筑中也有不少没有任何抢救措施,反而塌毁更严重了,如长治县北楼底古庙长治县李坊洪福寺清徐徐沟文庙城隍庙高平清化寺(铁塔已拆除)、榆次庄子圣母庙、山东夏津文庙等,我会继续关注下去,直到他们得以修复或者塌掉。

 

 

 

《大木殇》跟踪回访汇总 >>>

 

 

 ◆今年六月@薛蛮子老师率领的“山西古建抢救之旅”发挥了巨大作用,只有让更多的人知情,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才是抢救这些频危古建的源动力,感谢每一位参加的朋友

 

◆关注程度决定古建的命运,虽然很无厘头,却也是现实,谢谢每一位为推动山西古建抢救付出的朋友@梁建章-关注人口问题

 

◆微博热转之后高平清化寺内的铁塔很快拆除了,但建筑一直还没有抢救措施,这座庙修缮预计资金达1000万,这处1996年的省保单位,如果早好好维护,何须这么多钱?现在巨额资金成了瓶颈,能否得到修缮还是未知数@范炜

 

◆参加“山西古建抢救之旅”的朋友都都会记得@逸香高端定制的四位工作人员是整个队伍中最忙碌的,清点人数、安排发车都是他们,他们活动前一天从上海飞来,活动结束后又连夜飞回上海,辛苦了,我会记得每一位付出的朋友

 

◆文物名义上是国家馆,实际上是地方管,地方官的重视程度很重要,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长子县抢救了五处失修古建,而一些经济发达的县一座也没有,抢救古建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栗强献斋

 

◆这些古庙有很多过去是村里的公共活动场所,因为年久失修而废弃,希望修好后能还给老乡,建筑不怕使用,荒废反而更易损失 @Ivy清泉

 

◆一边在抢救,一边还在继续塌毁,仅今年已知的梁架坍塌的就有三座了,都是早期建筑,令人痛心,必须有更强有力的措施才能拯救这些古建筑@媒体人子轩

 

◆呼吁抢救之初,我觉得能修上一座也心满意足了,如今已有两座得以修复,超额完成了,但看过太多失修古建的惨状后已经欲罢不能,必须继续努力,争取让更多的古建筑得以修复@Elaine-Yang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把最基础的建筑保住了,地方文化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谢长廷说大陆缺少传统文化,确实不假,但另一方面很多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开发,建筑需要保护才能长生,文化也沦落到需要保护那是悲哀@太行愚人

 

◆我知道山西有一些喜欢发掘传统文化的朋友,看过@原书林老师拍的不少小片子,很赞,点滴之水,汇成江河,先行者的努力不会白费

 

◆山西有不少地方的文物系统上报了大量维修项目,大有百废待兴之势,然而最终决定这些失修古建命运的却是财政投入情况,有热情没钱也不行,仅我了解到的资金缺口就非常之大,全部靠财政解决不现实,民间公益大有可为,无论这个钱来自政府还是民间,古建得以修复是最终目的@邓飞

 

◆我一介草民,如何去改变这些文物的现状,唯有仰仗微博和媒体的力量,感谢一路支持的朋友,今后还得靠大家共同努力。我没有更多的愿望,只想能做多少算多少,尽力为之,但求心安。@赵楚

 

◆这十三处都是我到现场实际看到的,可能还有我不知道的,除了两处彻底修复外,其余多是搭建防雨棚等简易抢救措施,主要还是受制于资金问题,有喜亦有忧,点滴求改变@上官军乐

 

◆一座大殿一两百万,一座庙七八百万甚至上千万,一个县里有好多座这样的殿和庙,这些数字听多了我也没脾气了,确实是巨额投入,让一个县里拿出来需要时间,所以现在搭个棚子我也能接受,起码能延长等待的时间@詹姆斯高三分命中

 

◆不修就得塌,修就是巨额投入,希望也能给文保部门以警示,如果做好早期维护,渗水阶段就能把问题解决,即能保住古建风貌,又何须这么大的投入?现在亡羊补牢,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徐智慧_北京

 

◆这些钱本来可以用来去修公路,去建学校,去改善民生,现在却不得不用来补几十年欠下的帐,也希望地方政府部门能重视文保部门的日常经费投入,这是个必须要有足够经费投入的花钱部门,缺少投入换来的只能是更大的窟窿@崔四

 

◆多次回访,也有许多不尽人意,长治县北楼底古庙,三座明代风格的三层高楼,个个残破不堪,不仅梁架淋雨,里面的木质隔断层也在淋雨腐朽,至今未见任何抢救措施,长治县是长治地区的经济大县,在文物保护上的投入却长期不足,可见人的因素更重要。【http://t.cn/zWZwgdT】@张龙V_V

 

◆在山西塌了大洞淋雨的还修补过来,一旦彻底塌了那就更没机会了。长治市沁县南涅水洪教院东配殿彻底倒塌,晋城市沁水县玉清宫山门彻底倒塌,都发生在今年,都是早期建筑,长治市长治县李坊洪福寺罗汉殿塌了一架梁,对于山西失修古建来说,能否救命才是最关键的 @北京老友

 

◆传统文化势微,这与年轻人从小接触不到有很大关系,不能要求孩子们为了传统而传统,最好的引导是潜移默化。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万事皆有轮回,传统文化也会有再兴之日,山西大片的真古董保住了,将来这里一定是文化复兴的源泉。@杨锦麟

 

◆破损越来越严重,维修经费会提高;人工材料成本提高,维修经费也会提高,小投入连涨价因素也抵消不了,问题只会越积累越大,塌毁的越来越多,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措施尽早解决这一问题,再拖下去没时间了 @时评眉

 

◆山西有大量失修古建,全部修缮起来是个天文数字,如果多塌毁增加的维修经费+物价上涨增加的维修经费每年增加20%,用不了几年就会翻上一番,越拖下去包袱越大,只有以国家之力大投入,才有可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花石頭e

 

◆呼吁了半年多,目前已知彻底修缮的两座,而今年已知的彻底塌毁的却有三座了,多么悲哀的事情!这些建筑已经淋雨多年,未来几年将是出现塌毁的高发期,抢救迫在眉睫,哪怕先搭个防雨棚,先保一时是一时@宋你葱

 

◆这次去山西是最愉快的一次,至少有十几处有了抢救措施,虽然也新发现了一些失修古建,但我相信他们都有可能获得抢救,心情从悲观走向明朗,虽然获得抢救的还只是很小一部分,我相信只要持续不断地努力,成果一定会扩大。@lionel07

 

◆这次去山西是最愉快的一次,至少有十几处有了抢救措施,虽然也新发现了一些失修古建,但我相信他们都有可能获得抢救,心情从悲观走向明朗,虽然获得抢救的还只是很小一部分,我相信只要持续不断地努力,成果一定会扩大。@lionel07


◆通过@dreamore追梦网共募集考察经费5820元,七月份第八次山西访古花掉4500元,结余1320元。十月份第十次山西访古8天花费2750元,上次余款不足的部分我自己补充。至此追梦网的募款已全部用于山西古建考察。感谢追梦网,感谢所有支持的朋友。@dreamore杜梦杰 @dreamore璇子

 

◆几十年以后,如果再有机会来到这些庙里,他们还在,想到曾经为保护这些庙出过力,那才是最大的快乐!这也是我往返山西呼吁保护的动力。@唐晋

 

◆这些古庙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如果建筑不存在了,传统文化活动也就连根拔起,山西有很多文化形式是依附于古庙的,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保住这些建筑实际上是保住了民间文化的大宝库@面朝大海冬暖夏凉 

 

◆山西的寺庙文化必然会逐步复兴,可能不会流行,可能没有市场,但这却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础的部分,哈利波特畅销全球,这里面既有作者的才思,也有西方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国要打造强势文化,必须要依靠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发掘,保住一座庙就是保住一颗种子@方振宁

 

◆这些乡村古建修好之后,我希望还能还给乡村,切勿一锁了之,不要让它成为无源之水,建筑是用不坏的,乡村自有爱它之人,传统的文化活动就有了可附着之处,日久必然生根@唐建光

 

◆有些大殿五间塌了四间,剩下的一间腐朽多年,维修时也未必有可用之材,修与不修都纠结,我觉得这样的大殿应该修起来,古建筑需要保存下去的不仅仅是原有的建筑材料,建筑形式也很重要,有一间为参照,至少他的建筑形式能够得以保存,如果能建个永久性的建筑把它遮盖起来原样保护也是不错的选择@柳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