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子音乐人格发展基因 |
分类: 育儿知识 |
音乐改变心灵基因(连载1)
——音乐在胎教和早教中的作用
孙振华 张浩
一、音乐与孩子教育
在胎儿和婴幼儿时期,伴随孩子身体发育的,是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心智模式的建立。在这一时期,孩子的各种感觉器官迅速发育,对外界信息有着敏锐的感受能力。心理学的研究显示,越是生命早期的体验,对人生的影响越深刻。在人格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胎儿和婴幼儿时期的心智发育占有基础的地位。因此,孩子早期的心智发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当前在婴幼儿养育上,相当多的家长陷入了片面追求物质营养的误区,只求物质营养的丰富,却忽视了孩子精神层面的需求。
孕婴护理专家指出,要使孩子生长发育良好,应从两方面努力:一是健康的母体,充足的营养,良好的环境,促使机体发育和大脑组织的生长,完善大脑结构。二是良好的信息刺激,提高大脑的功能,促进心理发育。前者为孩子发育奠定物质基础,后者为大脑功能提供精神食粮,两者给合才能使孩子具有发达的大脑,聪慧过人。对孩子而言,适宜的音乐无疑是一种良好的信息刺激,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心智模式的建立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胎儿在母体内就已经具备“学习”能力了。胎儿出生后,大脑迅速发育,学习能力发展得快,在3岁前即已形成思维、反应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与一般人认为的以语言信息为载体的“学习”概念不同,孩子在心智发育过程的早期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感觉体验来学习的。也就是说,他们首先通过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体验来认识世界。所以说,感觉教育先于语言教育。由于最早发育形成的感觉是听觉,声音的刺激无疑对孩子感受“外面的世界”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音乐作为不需要翻译的语言,能够直接作用于心灵而形成情绪体验,因此音乐的熏陶在所有感觉教育中是最重要的手段。就像母乳是婴儿最佳的物质食粮一样,优美的音乐可以说是孩子最佳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