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体育足球希丁克俄罗斯管理决策组织领导控制 |
分类: 头脑 |
主教练之于球队,如同管理者之与团队,管理能力的发挥是成败的核心因素。
希丁克的神奇执教经历再次验证了这一事实。从韩国到澳大利亚再到今天的俄罗斯,辗转三大洲的荷兰老人以其出色的管理能力,改写了三支球队的历史。今天凌晨,这个荷兰老人率领着进入今年欧洲杯决赛圈最年轻的一支球队,通过120分钟的努力,最终摘下了华美的荷兰郁金香,成为第三支以小组第二出现挺进四强的球队。
从管理学的角度,希丁克的胜利体现在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的全过程中。
决策。希丁克成功最关键的决策之一是用人的决策,是他果敢地将被停赛两场的泽尼特锋线阿尔沙文纳入欧洲杯大名单。小组赛第三场和淘汰赛第一场中俄罗斯10号的霸气和全场最佳,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决策是多么的英明和伟大。战术决策同样重要。与第三场小组赛的闪电攻击不同,淘汰赛上希丁克率领的俄罗斯大军在防守反击的战术体系下开展阵地战,着重加强盯人防守和中路反抢,同时利用俄罗斯队员的体力优势打持久战,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组织。从2006年世界杯到2008年的欧洲杯,仅仅2年的功夫,希丁克吸收了橙色军团著名的全攻全守的战术特色,发挥了每个球员的特长,将一支年轻的俄罗斯球队从我们习惯看到的力量型培养成了力量型与技术型相结合的球队,将这些单打独斗的个人才能明显不及荷兰众大牌的球员捏合成一支强大的整体,在与橙色军团的对战中最终实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领导。作为管理者,研究对手、知己知彼,是最重要的能力。希丁克正是在研究荷兰的战术特点后,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反攻对策。我们没有直接看到希丁克对球员们的激励与安抚,但是仅从俄罗斯队员们在荷兰终场前扳平比分后、在加时赛开始后,依然保持着不急不躁的情绪,耐心地在防守中寻找反击的机会,也能看出希丁克的镇静以及这种镇静所带给球队的作用。
控制。临场调控最体现主教练的功力。与对手范巴斯滕换人败笔相比,希丁克的换人起到了关键作用。无论是69分钟替补登场的比尔亚莱季诺夫,还是81分钟换上的托宾斯基都在加时赛中有良好的表现,后者从两名后位中杀出,打入关键进球,前者则助攻阿尔沙文完成最后一个决杀。即便是2比1领先以后换上的瑟乔夫,也以其旺盛的精力和丰富的经验,为俄罗斯控制最后的局面发挥了作用。
相关文字链接:冷眼观球之团队与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