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史札记18:道德规范与权力法则

(2011-03-05 17:53:15)
标签:

杂谈

读史札记18:

道德规范与权力法则

 

 

    惠帝七年,刘盈病故。惠帝刘盈的早夭,对吕后打击非常严重。吕后只有这一个儿子,可是这个儿子竟然二十四岁就一命呜呼,老年丧子对身为母后的吕雉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此时,吕后最担心的是惠帝下世后吕氏宗族在朝中的势力就此走上下降通道。所以,吕后此时一门心思是巩固吕氏的势力。惠帝早夭,又无嫡子,吕后将惠帝与后宫宫女生的前少帝扶上帝位,先把皇权掌握起来。第二步,她将封吕姓诸侯王一事提上了议事日程。她问右丞相王陵,能不能封吕姓为诸侯王。王陵直截了当地回答:不行!她问左丞相陈平、太尉周勃,陈平、周勃回答:高皇帝定天下,封王子弟;如今太后称制,封王兄弟、诸吕,完全可以。吕后一听,乐了(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

    王陵下朝后质问陈平、周勃:当初高皇帝唼血盟誓,你们不在场吗?高皇帝仙逝,太后想封吕氏为王,你们纵容她,奉承太后,违背盟约,将来有什么脸面在地下面对高皇帝呢?陈平、周勃回答王陵:现在当廷顶撞太后,我们不如你;但是,保全社稷,安定刘氏天下,你也不如我们(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

    不久,吕后升王陵为前少帝的太傅,实际上是罢了王陵的右丞相一职。秦汉时期,丞相权力极大,丞相反对,吕后再厉害也弄不成事。王陵不傻,马上明白吕后这是嫌自己碍事把自己踢出决策层,一怒之下,王陵干脆以有病为由,闭门不出,不上朝了。

    王陵的明升暗降给了陈平一个机会:吕后任命陈平为右丞相。

    这段历史中最发人深省的是王陵和陈平,谁做得对呢?

    刘邦当年的“白马盟誓”主要是三条:非刘不王;非功不侯;不如约,天下共攻之。从这个盟誓的内容看,无疑只有王陵遵守了“白马盟誓”;陈平、周勃都有悖于盟约。

    王陵遵守的是道德规范,陈平、周勃遵奉的权力法则。

    从道德上讲,只有王陵最高尚,他不畏强权,坚持非刘不王,让吕后知道在自己的威势之下,仍然有人坚守着先帝的盟誓!这股势力不可小觑!但是,王陵因为触怒吕后,加上内心有气,从此退出政坛,病死家中。后来朝中吕氏外戚派与皇族派、功臣派的斗争王陵都无从介入,因为他已经退出了权力圈子。

    从权力法则上看,陈平、周勃并没有错,谁有权,谁就可以封自己想封的人称王。至于是否符合盟约,全不在话下。

    陈平、周勃背叛了“白马盟誓”,保全了自身。吕后死后,在刘襄举兵、灌婴倒戈之后,陈平、周勃联合皇族派刘襄,一举铲除诸吕,彻底结束了吕后外戚派,巩固了刘姓江山。

    问题在于,王陵和陈平、周勃相比,谁做得对呢?应该怎样评价这三个人大封吕姓王一事上的是是非非呢?说白了,坚守道德规范和坚守权力法则谁是谁非?

    王陵坚守“白马盟誓”实质是坚守了一种道德规范,完全值得肯定。王陵的不畏强权让吕后懂得功臣派就是有人不怕丢官,不怕掉脑袋,想违背高皇帝钦定的规矩不容易!这种无所畏惧的精神在吕后临终之时都笼罩着她,让她懂得了什么叫正义。

    陈平、周勃遵遁力法则:谁有权谁说了算。刘邦掌权,封刘姓诸王;吕后掌权,封诸吕为王。按照权力法则,刘姓王,吕姓王,二者无所谓谁对谁错。

    道德是高尚的,权力是现实的。王陵失去了现实的利益,但却得到了历史的肯定。陈平和周勃,特别是陈平,得到了现实世界的一切,但在历史上遭到了许多非议。现实中,往往是道德规范与权力法则二者不可兼而得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