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风同学突尼斯旅游 |
分类: 非洲 |
突尼斯是蓝色的,是地中海迷人的钻蓝,是永不落幕的明媚。
突尼斯又是金色的,是撒哈拉沙漠火焰般的阳光,与金灿灿的沙丘。
突尼斯是一首明快的地中海吉他曲,也是一首忧伤的沙漠蓝调。几乎所有人都信仰伊斯兰教,但女士不包头巾,男士可以喝酒。突尼斯是多元的矛盾的,但这也正是这个北非国家最大的魅力。
突尼斯位于非洲最北端,北面和东面濒临地中海,南部连接着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海滩,沙漠,山河等不同风景的国家,因而被誉为地中海明珠。
突尼斯也被认为是悠久文明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之地。这里汇聚了地中海地区所有的古文化遗迹,其中包括迦太基、古罗马、拜占庭、阿拉伯、法兰西,以及各自文化的遗址。不同的建筑风格,民间音乐,精致美食,宗教音乐都在如今的突尼斯留下印记。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不仅仅是指突尼斯的地貌,亦是这个国家的民族性格。
海水篇:
打开蓝色的大门,让我们的足迹从地中海开始吧。
突尼斯海湾静静的蓝白小镇,在透明的阳光中呼吸出了浪漫的色调。几乎所有的房屋只有两种颜色,白色的墙,蓝色的门窗,如此单纯,却是如此美丽。
整个小镇是沿山势蜿蜒而上的,布局很简单,一条鹅卵石铺就的街道,两边是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白色房屋,以及慵懒的晒太阳的喵星人。
偶尔跃入眼帘的明黄,一点儿也不突兀,它们都是地中海最明媚的色系。
小镇最气派的人家,当属坐落在小山之上的“维纳斯之星”。这是Rodolphe男爵在1912到1922年间建立的。这里是阿拉伯、地中海音乐的中心,几乎汇集了突尼斯的所有乐器。
与那些稀奇古怪的阿拉伯乐器相比,我更偏爱那些迷人的伊斯兰花纹,迷人的花纹极尽繁华之能事,却让人心生安宁。
迦太基遗址 (Carthage)
迦太基遗址位于突尼斯城东北17公里处,濒临地中海。公元前814年由腓尼基人兴建,比罗马城早61年,曾是地中海上强盛的奴隶制国家迦太基的首都,是当时北非地中海地区政治、经济、商业和农业的中心。从剧场、公共浴室和渡槽等遗迹可知当时工程之浩大,设计之精确。1978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哈马马特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古老渔港,也是突尼斯最著名的海滨疗养地。老城的最高建筑是古堡,登上城墙美丽的地中海一览无余。
哈马马特的建筑风格与蓝白小镇颇有几分相似,迷人的拱门一座连着一座,狭窄的迷宫般的巷子有着阿拉伯国家独有的神秘感。
苏塞考古博物馆是突尼斯第二大马赛克镶嵌画收藏地,镶嵌画大多是从苏塞或苏塞附近的古罗马城市、斗兽场等遗址中发掘出来的。镶嵌画的内容涉及田园生活、爱情故事、神话传说等,上图是精美的洗礼池。
世界文化遗产苏塞麦地那(Medina),麦地那就是大巴扎的意思,售卖各种当地商品的集市。之所以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是因为与麦地那相连的古民居,依然保留了当年的模样。
这哥们自己做的切糕,利用杏仁的正反面拼出了美丽的花朵,其高端大气真让人叹为观止,只是一不留神成为一群中国游客镜头中的猎物,让他为自己突然爆红而手足无措
。举起刀切下去的瞬间,气氛瞬间凝固,还好,一块驴打滚大小一个第纳尔,相当于人民币四块五。
伊斯兰教圣地凯鲁万,突尼斯第四大城市,古蓄水池畔的老人,华丽丽的民族风,放荡不羁的高街范儿
奥克巴清真寺,建筑风格独特,设计布局精妙。环绕大院四周的连拱柱廊、排排石柱和巍峨的尖塔,营造出庄严、肃穆、圣洁的氛围。圣城凯鲁万,一个令人神往的世界,一个梦幻般迷人的古城。
我更偏爱清真寺附近的古兰经学院,迷人的花纹,高大的穹顶,置身其中,倍感造化之神秘,宇宙之无穷,个人之渺小。
突尼斯处处都有马赛克的影子,它们华丽却并不张扬地诉说着曾有的历史与美丽。这是老城埃尔杰姆的马赛克博物馆中庭,它有一种华丽的宁静之感。
贪婪的古罗马人在地中海处处都留下他们的印迹,这样的古斗兽场我曾经在罗马、西班牙、法国、以色列、土耳其和约旦等地都留下足迹。本以为已经审美疲劳,但世界三大斗兽场之一埃尔杰姆斗兽场,以其恢弘的气势让我肃然起敬,据说这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斗兽场,19世纪中叶,法国大作家福楼拜更是将其称为“罗马帝国在非洲存在的标志和象征”。
2月末的北京,PM2.5严重超标,那一刻仰望如此蔚蓝的晴空,自是好不惬意。
很难想象突尼斯是继法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海水浴疗法目的地,而杰尔巴岛则是休闲与体验的首选之地。美丽海滩更是久负盛名,岛上覆盖着大片的椰枣树和橄榄树,配以白色的房屋,把这个岛装饰成了地中海上的绿色宝石。突尼斯人称美丽的杰尔巴岛是“撒哈拉遗落地中海的一粒沙”。
最好玩的海盗船巡游,在“海盗”们的引领下迎风破浪,载歌载舞。
杰尔巴老城(Djerba),爱极了小镇弯曲的蓝白小径,那般旖旎的伊斯兰风情。
火焰篇:
晒过了地中海的阳光,向着撒哈拉沙漠进发吧!
海水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空气由湿润变得愈来愈干燥,上帝真是厚爱这片土地,不大的疆土拥有两个极致。
沙漠中的柏柏尔人所居住的洞穴,冬暖夏凉,与中国的窑洞有异曲同工之妙。
乘着四驱越野车在浩瀚的沙漠中驰骋,翻越沙丘时美妙的落差感刺激而新鲜,太过爽歪歪了!
越野车常常陷在沙中,趁他们挖沙的时候,我走向那处子般的沙漠,美丽的纹路如波浪般迷人,走在上面,会有一种迷失的感觉,那是一种妙不可言的迷失,就在那一刹间,我爱上了沙漠。我竟然一直担心自己对沙漠爱无力,我一直难以理解三毛当年会在撒哈拉住那么长时间,可是真的只在那一瞬,全明白了!
当年的达喀尔拉力赛车手创立的sud-extreme帐篷酒店,在一片黄沙中如天外来客般的出现。
只有住在沙漠的腹地,才会在清晨第一缕晨光初现的时候,领略到那般的壮观与绮丽。
也只有住在沙漠的腹地,才可以看到天上那一轮销魂的明月(当天恰逢元宵节),才可以点燃篝火,听到一个民族的忧伤。
沙漠绿洲杜兹是前往撒哈拉沙漠的门户,远远看到一片平地而起的建筑,隐匿在茫茫沙漠中。电影《星球大战》的部分场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电影中的塔图因星球)。
托泽尔不仅是撒哈拉的绿洲,还是著名的椰枣故乡。歇比卡是最先到达的山脉绿洲,沿着后山的小道能够找到整片绿洲的源头,潺潺的流水,蹁跹的蝴蝶,漫天黄土中的世外桃源令人惊叹不已。
达玫赫扎绿洲是获奖影片《英国病人》的外景拍摄地。这部由沙漠、飞机、地图、战争、壁画和匈牙利歌谣所构筑的影片被誉为“如油画般的柔美”,影片的外景地选在这里,壮观而绚丽。
酒店篇:
由于历史与地理的原因,突尼斯如同欧洲的后花园,一直以来就是欧洲人度假的乐园。尽管早有耳闻,但当地的酒店仍然美得让我大吃一惊!
苏塞,moevenpick酒店,瑞士品牌,波澜壮阔的海景房,沐浴在玫瑰色的朝霞中。
因离海太近,我无法“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竟然失眠了哈哈。
酒店的服务生,永远绽放着明媚的笑容,为你倒上一杯当地特色的薄荷茶。
另一家moevenpick酒店位于突尼斯市,我更喜欢这一家低调的奢华,简约而悠远。夜晚可以坐在海边的发呆亭,举头望明月,闭眼闻涛声。
清晨,拉开窗帘,柔媚的阳光洒满一室,也洒满我心中。
突尼斯市,另一晚入住Ramada à Gammarth酒店,晨光中的泳池,挺拔的椰枣树,伊斯兰风情的建筑,分外迷人。
杰尔巴岛的另外一家Raddison酒店,以盛大而繁复的阿拉伯灯饰,烘托出一方万般绮丽的一千零一夜,那般梦幻的民族风,各种穿越。
绿洲城市托泽尔,ksar rouge酒店就是我心中的绿洲,迷人的伊斯兰风格外墙与无处不在的流水潺潺,让人心存感激。
此行我最爱的Tamerza Palace酒店,同样位于托泽尔,它不仅仅是沙漠中的绿洲,它简直就是沙漠中的钻石。
纯粹到底的突尼斯风情,拙朴、低调,却暗藏华丽,奢华却不失温馨。
美妙的大堂,简直就是通往梦境的通道。
最后告诉各位同学一个好消息:拥有申根签证,可以在有效期内免签证前往突尼斯停留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