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风同学欧洲七国游捷克卡罗维发利电影温泉 |
分类: 欧洲 |
上回书写道,游人来到温泉小城,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品尝这里的温泉水。仅仅如此吗?其实我是留了伏笔的,小小的温泉城,它的内涵之深,慢慢挖掘出来,简直让我大为感慨!
其实,温泉城的温泉,自然是可以泡的,只不过大部分游人来这里不是度假,一天之内要往返布拉格,自然没有太多的时间享受,如果有充裕的时间,自然是美事一件。
小小的城市,更有国际电影联合会确定的国际五大电影节之一,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Karlovy Var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每年举行一次。卡罗维发利电影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整个中欧以及东欧最具影响力的电影盛事。
而这个电影节,与中国电影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可以说,新中国的电影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
1949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电影作品能走出国门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因此,与中国社会制度相同的捷克,就成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一扇窗口,在这里,中国电影书写下了一项项新纪录:
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影片:根据“八女投江”的真实事件改编的抗战题材影片《中华女儿》,于1950年获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自由斗争奖”。
新中国第一个在国际上获奖的演员:石联星,同样是1950年,因在《赵一曼》中扮演女主角赵一曼获得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优秀表演奖”。
1951年,中国电影《白毛女》获得特别荣誉奖。
这项电影节的大奖称为“水晶地球仪”大奖,1988年,谢晋导演的《芙蓉镇》终于摘得大奖。
小城的音乐底蕴也非常深厚,在卡罗维发利街心花园里,有一座德沃夏克铜像。一百多年前音乐家从美国返回故乡,带来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品《自新大陆》交响曲,首场演出就是在卡罗维发利。在小城,有许多街头艺人,他们演奏的曲子,仿佛永远是德沃夏克的作品,我随意哼上几句,他们脸上的那种骄傲神情,仿佛夏日里的阳光,那么灿烂!
小城的邮电局,是我见过的最气派的邮电局,
4楼的4个雕像,分别象征邮政、电信、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等4大业务项目。
隔窗拍摄的邮局工作人员。
邮局内部的中空设计,顶棚的画作充满艺术范儿。
写信的时候很烦别人在旁边吧,在这儿,可以享受单间待遇!
沿着河岸再往前走,会看到这样的房子。
下午两点,在姆林斯卡柱廊(mlynska kolonada)闲坐。
找出那些新中国电影在这里的获奖作品,你看过哪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