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风同学欧洲捷克布拉格卡夫卡咖啡馆 |
分类: 欧洲 |
在黄昏的夕阳下
我们曲着背坐在
长凳上,四周绿草如茵。
我们的胳膊无力地下垂着,
我们的眼睛忧伤地眨动着
行人穿著各色衣服,
在石子路上摇晃着散步,
头顶上是广大的天空,
它从远山伸向更远的山巅;
更远更远的山,更远更远的天。
忧郁吧?黄昏的伏尔塔瓦河,金色的阳光酒在布拉格特有的石子路上,即使在这样灿烂的光线中,卡夫卡同学,依然不可救药的如此忧郁。
我也曾经忧郁,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我和谁急。我的忧郁,是在我的少年时代,不是少年维特的那种忧郁,是庸人自扰事儿B的那种忧郁,觉得特深沉,特有范儿,我那时候也算是一个文学或是诗歌少年,那时候还不知道卡夫卡,喜欢的是余光中啦,席幕蓉啦,舒婷啦,顾城北岛海子等等。16岁那年,我写了一首诗歌,参加《北京青年报》的诗歌大赛,居然获得了三等奖,那可是我的处女作啊。和现在常常发表在杂志上的游记不同,那时候,忒激动啦!!多么牛B的文学少年啊!
后来,就读到了卡夫卡的诗歌,那时候我的性情早就大变,可能少年时期太忧郁了,所以变得狂放不羁张牙舞爪老夫聊发少年狂。但是,读卡夫卡的诗歌,我总是心有戚戚然,在那些诗句中,总能看到当年那个事儿B的自己。
所以,你就可以想象,当我行走在布拉格那波西米亚的石子路上,沐浴在黄灿灿的夕阳中,那种心中的默契愉悦与感动,所以,我才会在心中不停地欢呼:唉呀妈呀,布拉格,我的城!
布拉格,不是昆德拉的,绝对是卡夫卡的,卡夫卡同学简直无处不在,橱窗里,道路上,书店里,咖啡馆,博物馆,卡夫卡就飘浮在布拉格的空气中。
可是,卡夫卡的忧郁,却不属于这坐城市,波西米亚的老家,那是何等逍遥自在,心灵自由而奔放,那种千百年骨子里的烙印,卡夫卡影响不了,他的忧郁,只属于那个特定的年代。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卡夫卡,我喜欢你略有忧伤的诗歌,却在这坐城市里逍遥而快乐!我在查理大桥上遥望远方—— 更远更远的山,更远更远的天。
布拉格老城区的staromestske nam 广场,布拉格最开阔的地儿,典型歌特式风格的TYN教堂。
TYN教堂对面的老市政厅,其上华丽的钟楼,每逢整点都会钟声大作。
广场的一侧,是奢华巴洛克风格的圣尼古拉斯教堂,晚上九点,这里有迷人的音乐会。
欧洲有许多咖啡馆因为历史悠久,人们常是带着浓浓怀旧的心情去的,换句话说就是咖啡可能变成是配角、好不好喝就不是那麽重要了,再简单地说就是”吃气氛的”;在捷克有没有这种咖啡馆呢?当然有了,那就是Cafe
Louvre罗浮咖啡馆。
罗浮咖啡馆是我去过的欧洲最大的咖啡馆,好几个独立的房间。咖啡馆开幕于1902年,卡夫卡非常青睐这里,相信卡夫卡那天马行空与奇幻荒诞的作品,应该部分是在Café Louvre的好咖啡伴随下构思而出的。而科学家爱因斯坦, 也曾在此思索着宇宙的奥秘呢。
值得一看的是Café
Louvre服务生的服装是相当讲究的,白色的工作服搭上灰黑条纹的背心,看起来像是传统法式咖啡馆服务生的样式,很专业的感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