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发狂】张国荣纪念特辑(4)

(2009-03-30 11:25:13)
标签:

家庭

外婆

电影发狂

特辑

张国荣

mr.

olympia

娱乐

【电影发狂】张国荣纪念特辑(4)“大姐现在仍是个附庸风雅的女人,站出来就知道是个有教养的人,我很疼这个姐姐。”大姐的前夫张绿萍也给张国荣很深的印象,“他很懂得和小朋友沟通。人长得漂亮,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是大学讲师。”

 

“所有关于生活品质的种种,他俩教晓我不少。”

 

“我好delicate、好fragile的,尤其是面对感情的时候。”

 

因为感情脆弱,所以张国荣极怕受伤。受到不幸童年的深刻影响,小时候的他看见结婚的人就会大哭,因为他觉得他们最终会分手,给子女带来无尽的痛苦。父母的离异影响了张国荣的一生。

 

“其实爱情里面,是极需要体贴和谅解的,这两个元素对爱来说十分重要。”

 

“我和我的另一半就很明白,所以两个人之间如鱼得水。因为我们明白体贴是滋润感情生活的窍门,我们两个已经十多年了,还是好好的呢。”

 

张国荣最喜欢的书是《艺伎回忆录》(Memoirs of a Geisha),书中那种无奈、颓废的美,以及艺伎身上散发的被人赏识的柔美的慵倦与张国荣的气质极为相似。

 

张国荣的家庭背景,对他也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我的身世,好多人知,我爸爸是个出了名的裁缝,而这个家最后却各散东西,家庭的支离破碎,让我觉得我更要爱惜自己,到目前为止,我是家里经济上的重要支柱,有一些仍然需要我帮助。其实不止我一个,我知道很多艺人都好顾家,而我亦只是其中的一分子。”

 

张国荣的本质是十分柔弱的,与他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温暖的待人接物方式后的他更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宠爱。

 

对于张国荣来说,童年的孤独与失落影响了他的一生。寂寞的童年缠绕着张国荣,伴随了他的一生,令他像罗马神话中临水自爱、顾影自怜的少年。

 

张国荣出生于一个大家庭,父亲是在当地很有名的洋服商。父亲靠自己打拼出了一个好家世,并生有十个子女。完全是岭南人的信念,多子多福。19世纪50年代的香港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穿西装在场面上是必须的。随着生意的日益兴隆,张爸爸甚至有机会给马龙·白兰度量身制作西装。

 

1956年,张国荣出生了,家里人为他取名张发宗。

 

他在家中排行最小,父母的不合却令这个本应受尽千般宠爱的幼子注定了一生的悲剧。张国荣喜欢父亲,但父亲平日极少回家,生意是一方面,跟妻子不合也使他不愿回家。张母一方面需要打理家里生意,
一方面因自己婚姻的不如意心情不好,所以和子女间十分疏远。从小张国荣就和兄弟姐妹一样,
和父母分开居住。

 

这一点也对张国荣以后产生了很大影响,如果想要联系其他明星,和经纪人谈就好了,张国荣甚至没有经纪人,什么都要他自己亲自去谈才好。

 

一直关心和照顾张国荣的是张家的佣人刘姐。“我从没和爸妈一起生活过,长大之后,和妈妈在宝丰大厦住,合不来。小时候最需要被关注的时候,他们没有和我一起经历,现在和妈妈就像一对普通朋友,会在经济上支持她,像朋友多过亲人。”张国荣觉得和妈妈的关系甚至比一般朋友还要生疏,母亲到他家做客时还会客气地问:“可不可以用一下你的洗手间啊?”这是张国荣一生都摆脱不掉的悲哀。

 

张国荣自幼便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敏感和忧郁令他的气质不同常人,却又使自己成为矛盾的结合体。

 

“我是不爱吵闹、不爱说话的小孩子,任何人来我家,你在厅,我在房,你完全不知道我的存在,婴孩时期已经是这样。懂事之后,觉得家里很混乱,有很多成员,但没有一个关心自己,唯一疼我的是工人,三年前也过身了。你问我他们是否很珍惜我?可能是,但小时候最需要的关怀和爱护,永远都无法弥补。八哥比我年长八岁,还可以和我玩什么?没人理,没人教,大姐和我相差十八岁,可以沟通是长大之后的事情。”

 

父亲是一个不太顾家也不太喜欢孩子呆在身边的人,喜欢喝酒,其他事,几乎不闻不问。童年时,有关父亲的记忆只有一件事,那是有一年的春节,中环的店铺关门了,父母一起回到外婆这里,和孩子们住在一起。父亲在这里一共呆了5天,其中有3天是醉得不省人事,加上来去的两天,
他几乎是没来得及和父亲说上半句话。

 

童年时,关于外婆的记忆也同样是非常模糊,能够记得非常深刻的只有一件事。那是他六岁的时候外婆的去世。早在几年前,外婆就瘫痪了,脚不能走动,只能坐在轮椅上,每天除了睡觉的时间,所有的日子,全都在轮椅上度过。那天,他从外面回来,见外婆坐在轮椅上,一点声息都没有,还以为外婆睡着了。他上前和外婆说话,却发现她全身冰凉。后来,他才知道外婆已经死了。

 

那是他第一次接触到死亡。

 

“爸爸疼我是无条件的,妈妈对我好,是有条件的。”换句话说,
如果他不是今天的张国荣,那么母亲也不会对他好。

 

“爸爸已经过世,但我始终觉得,他对我的爱全无保留,只是不懂得表达。他是个极大男人主义的男人,喜欢花天酒地,不懂得关心家人,很多男人都是这样的。但自小我就知道,我和他说话,他是有耐心去聆听的,妈妈则完全没有。所以到现在,
我和妈妈始终未能交换心底话。”

 

张国荣不相信婚姻,觉得那是一种“无形的负累”。

 

“如果相爱,没有这一纸婚姻证明书,都可以过得很好。如果要分手,有这一纸婚约
也改变不了什么。”

 

“没有什么值得我去记得,没有什么值得我去留恋。”一次访谈中,张国荣用了这样的话对自己的童年做了总结。

 

【电影发狂】张国荣纪念特辑(4)

张国荣与姐姐

 

【电影发狂】张国荣纪念特辑(4)

幼年张国荣

 

【电影发狂】张国荣纪念特辑(4)

幼年张国荣与家人合影

 

【电影发狂】张国荣纪念特辑(4)

12岁的张国荣与侄子们

 

【电影发狂】张国荣纪念特辑(4)

12岁的张国荣与侄子

 

【电影发狂】张国荣纪念特辑(4)

张国荣与家人合影

 

【电影发狂】张国荣纪念特辑(4)

《他比烟花更美丽》

张国荣纪念特辑(1)

张国荣纪念特辑(2)

张国荣纪念特辑(3)

张国荣纪念特辑(4)

张国荣纪念特辑(5)

张国荣纪念特辑(6)

张国荣纪念特辑(7)

张国荣纪念特辑(8)

张国荣纪念特辑(9)

张国荣纪念特辑(10)

张国荣纪念特辑(11)

张国荣纪念特辑(12)

张国荣纪念特辑(13)

张国荣纪念特辑(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