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机投资是如何成为孪生兄弟的

(2007-12-11 13:36:03)
标签:

证券/理财

李驰:警惕价值投机的结束

 
         价值中国推荐 2007-09-11 《证券市场周刊》文章节选
 
如何应对蓝筹股投机
 
记者:是不是要保持几分冷静?
 
李驰:当然,这个趋势的自我强化短期内很难被打破,但是一旦打破变脸也特别快。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铁路股也很疯狂,在指数里面的权重占到50%以上,就跟现在的金融股地位很相似。股票涨的时候,所有的铁路车皮都排队等着拉货,忙不过来。但是,等到股市大跌,拐点出来了,货物就迅速堆在货场没有人要。铁路一下子就空闲了。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证明乐观情绪和悲观情绪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天,下雨和晴天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分钟。

  所以说要永远保持理智,时刻警惕着,我们不会在这个价位上再去做什么美好展望,随时可能卖。但短期可能还安全,探顶这个过程是很复杂的,是温水煮青蛙的过程,市场会让你习惯5000点以上的安全感,市场会给你讲好多动听故事,其后一旦全面乐观市场就比较危险了。

  历史在重复,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它的道是永远相通的,但其形千差万别,你看懂了道,你就不会被形所迷惑,一句话市场全面涨起来你就要小心。乐观和悲观,晴天与雨天,是不难看懂的。

  我们只是按自己的判断来做,不受市场的影响。预先必须想要清楚,包括各种可能,然后严格按照预先计划好的来执行,不要为短期涨跌迷惑。你的股票不涨,人家的涨,你就急了,这是好多人赚不到钱的原因。

  市场怎么变化,拐点怎么形成,我们有个大致的感觉,然后等待它发生。发生了再走都不晚,关键要理性。因为我本身的思路并不是终身持有,我时刻准备在一个好点的价位走,但我知道我不可能卖在最高点,卖出后股价再涨是十分自然的事。
 
记者:现在很多A股公司的市值都在全面赶超同行业的国际巨头,对这种现象您怎么看?
 
李驰:这种赶超主要是靠高估值来实现的,美国的50强,市盈率都在10-20倍,市值1000-2000亿美元,这个是实实在在的公司价值。美国的好公司股票大都是两低一高,产品售价低、市盈率低、市值高。我们是双高,估值高(市盈率高)、市值高。市盈率高的时候市值高,不代表你公司真的有那个实力。

  你比如说万科超过帕尔迪、超过长江实业,李嘉诚忙了一辈子才是这个市值,万科十几年就到了。你看看长江实业的市盈率才多少?这种大范围内的比较,贵和便宜的比较,不能老关起门来自己跟自己比,要跟成熟市场去比,它才是一个标杆。现在许多公司的市值大到世界第一,是靠高市盈率来实现的,所以别忘乎所以,而且在这种急冲猛进的过程中,酝酿着巨大的风险。

  我们从来不看每股盈利,我们看公司一共你有本事赚多少钱,然后多少市值才合理。你要有本事能在十几倍市盈率的时候超过人家,那就牛了。不是高市盈率跟人家低市盈率比,我比你市值高多少,没用,那是虚的。是大而不强。

记者:但蓝筹股的自我强化过程似乎很难停下来。

李驰:这是一个洗脑和催眠的过程。多数人对于新生事物,都是一开始拒绝,慢慢变得适应,最后习以为常,并以为应该就是那样。现在很多人对蓝筹高市盈率开始变得慢慢适应了,市场正在为大家洗脑加催眠,一旦整个市场都觉得蓝筹高市盈率很正常,离新的转折就不远了。

  按照索罗斯的理论,市场在自我强化过程中形成反馈环,认识会改变现实,现实又反过来改变认识。便宜不便宜,没有绝对标准,重要的是大家总渴望保持与大众的一致,不敢独立思考,当越来越多的大众传媒都异口同声说这些蓝筹股股价不高、不贵,或者贵有贵的理由时,然后它们的股价还在持续上涨,涨得让在一边看的人全都受不了,终于在某个时间不问价格买进了,这个事情也就到头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