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某个妈妈,或者奶奶,外婆拿着饭碗,追着孩子喂饭,而孩子,东跑西跑,完全心不在焉,妈妈们每喂进去一口饭,就如释重负.吃完一顿饭下来,大人很劳累,孩子也吃得不好.
所以我生了猪八戒,就很小心,不让他养成这样的习惯,猪八戒从一岁半开始学习自己吃饭,到了一岁零十个月的时候,已经完全可以自己进食了.当然,除了很稀的粥或汤.
而且,最重要的是,猪八戒吃饭非常热情主动,主动到一到吃饭时间,我们在没有把所有饭菜都做好的时候,都不敢把先做好的饭菜拿到餐桌上去.因为猪八戒如果看到餐厅的灯亮起来,菜上了桌子.他就会立刻搬凳子和自行戴围嘴.跑大桌子边等着,而如果等的时间长了,他就深度怀疑我们不打算给他吃饭,他就要伤心的.
在以前的日记里,很多妈妈都在问我,是怎么给孩子养成好习惯的,今天有空,就来说说,希望能给妈妈们一些帮助.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猪八戒".
1\固定地点吃饭----在宝宝能独立坐稳的时候,7/8个月时,在喂辅食的时候就要固定在一个地方,比如沙发上,或者宝宝自己的小餐桌上,不管谁来喂,喂什么,全家人都要统一立场,不要只图大人方便,尽量不在两个或以上的地方喂食---这点很重要,因为这个时候宝宝不会走路,还不会动跑西跑,养成在固定地点吃饭的习惯很重要,坚持一个月以上,每当把宝宝放到吃饭的地点时,他就条件反射的明白该做什么了.
2\让宝宝有危机感----每个宝宝都有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有时候是饼干,有时候是酸奶,宝宝在吃这些他喜欢吃的东西的时候,妈妈可以在他的眼前把东西分成两份,妈妈自己一份,宝宝一份,然后跟宝宝一起吃,大人当然比孩子吃得快,于是当妈妈把自己那份吃完的时候,可以慢慢去吃宝宝的.注意:是真的吃,并且吃完了就不再给他拿.
这样,时间长了,宝宝就会产生危机感--"如果我不好好吃,快点吃,就会被妈妈抢光的."渐渐的,同样的感觉会延续到吃正餐.宝宝在吃饭的时候就专注而主动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人多吃着香.
3\吃饭从玩耍开始----当宝宝一岁以后,可以把吃饭的勺子和小碗给他玩,这有两个好处:一是让他熟悉餐具的形状手感,方便以后学习使用,二是让他玩腻了以后,再吃饭时,就不会再因为对餐具有强烈的新鲜感而分心了.
4\要学会放手----等到宝宝一岁半的时候,就可以正式让他自己学习吃饭了:大人吃饭的时候,把宝宝的椅子餐具放好,最好坐在同一张桌子上.
一开始的时候在他的碗里只放松软的米饭,一点点就好了,米饭没有油,打扫起来很方便,又有一点粘性,宝宝可以比较容易的就舀起来.
要注意的是,这时候还不能指望他把自己喂饱,所以他的"吃饭",只是做样子而已,妈妈还需要另外盛了食物喂他,妈妈一边喂,然后不断鼓励宝宝再自己吃.
宝宝这个时候动作还很不协调,相当笨拙,会笨到半天也舀不起来米饭,舀到了一丁点却又怎么也放不到嘴巴里,让人看了着急.可是,这个时候,妈妈要学会让他自己继续,不要插手帮他.这是他学习的过程,失败次数多了,自然就会成功.
5\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宝宝会走路了,也变聪明了.在吃饭的时候,就会惦记他的玩具,或者心不在焉.不愿意吃饭.这个时候,妈妈们很容易就着急,去迁就宝宝,等他一边玩玩具一边喂他吃饭,这样,前面所说的坏习惯就来了.所以,这点绝对要注意.
在这里,妈妈要这样做:当确定宝宝不愿意吃饭,就不要喂了,让他自己去玩.过了吃饭的时间就把饭菜都收起来.即使宝宝玩了一阵,又饿了,也不给他吃饭.
当然,如果该家伙实在饿得可怜,可以给他喝点果汁,或者牛奶.总之只要不会饿出毛病,就不要心疼他,又重新给他吃东西.哭就哭一会好了.
时间长了,他就会珍惜吃饭的时候,因为他晓得,如果这顿不吃,就只要等到下顿了.....
6\杂食宝宝最健康----不要简单的认为宝宝只爱吃稀稠的,软烂的,清单的东西,其实宝宝非常乐意尝试一切食物,妈妈可以在吃饭的时候把大人吃的饭菜也给宝宝尝尝,比如有辣味的东西,比较硬的米饭,泡菜等等,宝宝会因为尝试新东西而兴奋,而且在这样的尝试里,妈妈很容易就会晓得宝宝喜欢吃哪一类的食物.
我认为,只要是洁净的,新鲜的,就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给孩子吃的.
7\尊重孩子的感受----大人偶尔也会有厌食的时候,宝宝也一样,原因很多,气候或者心情.这个时候,妈妈只要确定宝宝是不是生病了,如果宝宝精神很好,不烦躁不哭闹,就不要去逼迫他吃饭.给他吃一些他爱吃的东西,多喝水,过一两天就好了.
永远不要打骂着逼宝宝吃饭,要让他觉得吃饭是件很愉快的事情,他就会享受吃饭时的快乐了.
好了,这就是我把猪八戒带成四肢发达的不二法宝,当然,猪八戒的智力还有待提高,可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先把身体养好了,才有其他的一切.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