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 |
分类: 操作提醒 |
这几天比较疲劳,主要是随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的一档节目,在深圳、广州、上海之间奔波。节目内容不是很多,但主要是追踪几个当事人,以求节目的纪实效果。所以一会儿天上飞,一会地上跑,加上大盘又不好,更容易让人疲劳。所以昨天没有写博客,在此向关注本博的投资者表示歉意。同时也要特别感谢一位网友多次给叶弘留言:指出上一篇《山重水复——调整后行情的几点猜想》中“前八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中的错误,应该是“上调”。这的确是笔误。以前写文章都是手写,现在被逼着学习打字,经常出现错误。不好意思了。叶弘属于六十年代。这个年代的人在证券市场算是“老人”了。证券市场属于年轻人的世界。就象有网友说:“叶弘这个年龄,还在股市混,丢人显眼”。这我知道,没办法啊!我也想过,六十年代的人,如果在中央,还算是年轻的。问题是我就是再努力,这一辈子也进不了中央。这一点我比谁都清楚。但也不能下岗啊,所以还得学习打字,还学的是五笔,到了这个年龄,笨手笨脚,经常出现笔误。真的不好意思!让叶弘感动的是读者有心啊,再次感谢!
大盘从6100点,回调到近期的5000点附近,这才出现了回稳的迹象。但就此认为大盘调整到位?或是新的进场时机已经来临?我认为为时过早。我们应该清楚:今年以来,一路支持大盘高歌猛进的“流动性过剩”,经过长时候的政策调控,以及股市,楼市的消耗,资金面正在发生变化。对于目前大盘,我认为有这样几个观察点:
一: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与向好这个趋势没有改变,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没有改变。资金流动性过剩仍然是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相对于股市,大盘越是向上,意味着对于资金的需求量越大,我想资金这方面至少是难于长期满足股市资金需要的。但资金面仍然相对活跃,以及经济向好的整体背景,股市牛市的趋向没有改变。近期来看,政策调控力度,制约着大盘的反弹力度。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还想象此前那样,有充裕的市场资金供给,可能性已经不大。因此:市场调整的充分性是必要的。大盘在调整与反复中等待、观望、磨合。并逐步找到下一轮行情的发展脉络与突破契机,这一过程需要时间。
二: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市场上钱太多,是非也多,让方方面面着急。不是吗?钱多了,房地产涨了又涨,股票也是涨了又涨,所以地产与股市,成了政策调控的重点行业。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股市钱多,就成全大行情;钱不多,就容易形成局部行情。总之,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儿,股市绝对不会寂寞。市场扩容加快,与资金收缩加速,对于目前的股市来说资金趋紧是勿庸置疑的。在股市,不论是流动性过剩的冲动,还是短线游资的天性,追逐行情的实效性是共同的。哪些股票,哪些板块,哪些价区,能够在短期内形成赚钱效应,就容易成为新的市场炒作热点。
综上所述,叶弘认为在资金面相对趋紧的市场背景下,低价题材类股票应会有更多的短线波段机会。其实我们看看,最近跌幅最大的股票主要是那些品种?无疑是以前期涨幅过大的高价股为主。机构投资者不论是获利回吐,还是减轻过重的仓位。其减持对象肯定是以高价股为主的。道理很简单:在目前条件下,维持这类股票的高价位,需要大量的资金;推动这些股票上涨,需要更大量的资金。而如果大盘的比价重心明显在下移,如果现在不主动出来,到时候瓜熟蒂落般地从高价位掉下来,那时候会更被动。其实机构也是人,他们那点心事儿,和我们普通人没有太大的区别。另一方面,我们再看看近期大盘调整期间,低价题材类股票明显趋向活跃,这是值得关注的。这其中又应注意两类股票。
一是大盘回挫过程中基本面比较好,有题材支持的抗跌品种。象天津的天药股份(600488)、广州的广州药业(600332)。这两只股票筹码集中度高,大家可做些研究比较。
二是超跌的中低价题材或成长型股票,叶弘还是关注上海本地低价股。中纺投资、上海三毛近期表现抢眼。申达股份、东方创业、龙头股份、交大昂立、巴士股份、紫江企业、亚通股份、上海九百等不妨关注一下。在此叶弘还是强调:这些股票都是波段性品种,操作上要有相应的技术配合,因此只是就事论事,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