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得一调——市场酝酿新的波段机会

(2007-08-17 15:35:36)
标签:

证券/理财

分类: 操作提醒
难得一调——市场酝酿新的波段机会 
 

大盘经过了罕见的连续上涨之后,终于出现了难得的回调。就象前段时间天气连续高温,突然来了几天的阴雨,人们少了燥热,多了凉意,这样的气候变化如果没有必要的心理准备,也会让人觉得不适,甚至生病。比如说我最近就感冒了,又是发烧,又是打针,又是吃药的,这一切源自于对风险防范不够。

大盘的回调,我认为并不构成趋势的改变。我们注意到,最近两天大盘在下跌的同时,盘中的个股活跃程度并没有降低,昨天上证大盘指数下跌120点,但盘中股票上涨的家数多于下跌的家数,两市不算ST,仍然有30多家股票涨停。今天也与昨天类似。这说明大盘指数回调的同时,也在酝酿着盘中新的机会。

调整,其实一直伴随着大盘的上涨而展开。这样说很多人会觉得困惑。那是因为你只习惯于用大盘指数的涨与跌,来判断大盘是否调整。今天是817号,一个月以前的今天717,上证指数收于3896点。我们不妨将之看成是这波上涨行情的起点。一个月时间,上证大盘指数最大涨幅超过1000点。这1000点的上涨,盘中70%以上的股票或是不涨反跌,或是原地踏步。大盘突破4900点,但大多股票尚停留于3500点一线,这不是调整吗?

大盘蓝筹股能够轻松地让大盘上去,也可以毫不费劲地让大盘下来。机构投资者可以说已经相当娴熟地掌握着这一调控大盘的规律。看看工行、中行。这两只股票如果不计入大盘指数的话,我认为以目前A股市场银行股的比价关系,它们双双站在10元以上是正常的。但由于它们对于大盘特殊的杠杆力量,它们成了机构投资者调控市场的工具。这一点我们在以后的股指期货推出后,可能会看的更清楚。这其实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股市上的机构投资者所谓的价值投资,更多还是偏重于炒作实战。否则,你无法理解堂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其资产规模和市场份额,可挤身于世界级银行(特别是它们未来的成长性),但它们上市以来的价格远远不及一些不知名的地方小银行(很多地方商业银行源自于当初信用程度极低的城市信用社)。在这样的大牛市里,银行业是最具爆发力的行业之一。但可怜的工行、中行长期混迹于两市的最低价区域,其价格甚至不如那些带“*”号的ST股票。很多时候,中行、工行是在盛夏里“冬眠”,倍受冷落。只是机构投资者觉得需要的时候,拿出它们来拉一拉大盘;再需要的时候,拿它们出来打一打,压一压大盘。看看最近的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暴涨暴跌,是不是这样?!

这次大盘指数的回调幅度,以及回调持续的时间,是在政策面相对平静的状态下进行的。是一次技术性的调整。这样的调整一般不会改变一轮行情的趋势。调整期间的成交量,也表现的比较均衡、温和。下跌的品种,主要是以近期涨幅过大,或是一直处于高价位的股票为主,并没有对其它一些潜力,低价或超跌的股票形成大的冲击。因此我认为如果周未没有“利空”出台,下周一、二大盘有望止跌回升。大盘跌的快,一般反弹力度也会比较强劲。牛市中的急跌,往往意味着机会。

     在操作方面,叶弘的基本思路没有改变。

     首先是强调“安全第一,稳健获利”。毕竟大盘仍然处在前所未有的高位,安全意识是绝对需要的。

     在同等条件下,仍然建议重点关注低价、潜力、成长性的股票,对于高价股尽可能性地回避为好。

     行业选择方面:房地产业板块经过了近期的调整之后,中低价的潜力型地产股仍然值得重视,这方面仍然建议以上海、深圳、北京三地的地产股为主要选择区域。银行板块近期涨的急,回调幅度也大。获利丰厚者需要回吐,但新的机构还会选择银行股作为战略性建仓对象,建议重点关注低价、潜力型的银行股。

     小小博客,很多东西难于说清楚,也没有必要对一些说不清楚的事情作过多的解释和纠缠。股市上的很多东西也是讨论不清楚的,市场永远是对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