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畅游桂林遇龙河漂流旅游 |
分类: 旅游回眸 |
1、以前也在浙江等溪流中漂流过,已经有过先入之见,当瑶族导游说桂林遇龙河漂流是一个不错的景点时候,也没有太多的期许和奢望,因这个旅游项目也不是在原有旅游合同之中,需要自费参与的。既来之,则游之……
江阔水缓景色静
2、面包车载着我们八人VIP小团,来到遇龙河漂流码头,此时蛟龙雷霆,天色黑暗,紧接着大雨倾盆而下,我们只好在竹廊下避雨,心中和着隆隆雷声的节奏不免打着小鼓,怎么如此不赶趟,这漂流会不会打水漂?打折扣?
雷电交加龙起身
3、到底是本地人,瑶族女导游不慌不忙的说:“没有事,等一会儿就会雨停的”。她好比是这场雷雨的导游,稍后果然雷暴雨骤停,我们随着躲雨人群下了码头,两人一行,登上竹筏。开始了桂林遇龙河上迷人的漂流……
雨游桂林终兑现
4、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古亦称此河为“安乐水”,这是一条两岸秀峰连绵,翠绿染江的自然玉带。被筏工称为颇具灵气的“小漓江”,因相传有龙自东海巡游至此而得名,遇龙河不是漓江胜似漓江。
行舟迢迢逐胜景
5、我们来时正值盛夏季节,也许正是这一场倾盆雷雨的及时浇灌,龙爷怒发冲冠,擂鼓瓢泼,遇龙河上空顿时乌云遮阳,江面凉风习习,闷热暑气瞬间全消。江面宽阔,青山环绕,秀水清澈,微波粼粼,倒影颤颤,美哉!
蛟龙泼墨云雨间
6、和乘船游漓江不同,这里的行舟竹筏都是依靠筏工竹篙点撑河底而行(河水很浅),没有任何动力的噪声产生。用“静”来形容似乎不太准确,因为还有竹篙划水的哗哗声,但用“闲适、空旷”或许更能形容这种意境。
远离喧嚣躲进山
7、城市中的凡人花钱到人迹稀少的地方享受自然静谧,脱离了城市的喧嚣,回归大自然之后,反思繁华喧闹,才真正意识到大自然的珍贵。桂林的山水接纳了我们,我们领受了原始的无私馈赠,享受了自然慷慨的沐浴……
竹篙撑楫翠峰迎
8、这里好比桂林地区最大的纯自然山水公园。如果把漓江比成“大家闺秀”,那么,遇龙河则是让人怦然心动的“小家碧玉”。青山久远耸立江边,诉说着天老地荒,染绿一江碧水,讲述着水流情长。我们聆听着传说……
泛舟撑篙河底浅
9、峰峦叠嶂,满目苍翠,流水如镜,清澈映山,倒影幻化,不见人烟。本以为这沿江是仙境虚化景,或桃花源再现。转头一看,原来这是人间佳境。牛黄黄,草青青,吃饱喝足不思家。峰座座,水潺潺,岸边凤竹把家隐。
十里江岸无人家
10、行走了一段时间,陆续有水上竹筏小店在遇龙河上停筏售货,冷饮、饮料、小吃,一应俱全,此时才注意到这是一条非常成熟的水上漂流旅游线路。商业气息浓郁的条幅悬挂在竹筏上,映入眼帘,打破了神秘的自然景!
自然美景人改造
11、倘若仅是安静地矗立在河道中的摊筏,挂着红色招揽生意的横幅也就算了,最多在这幅自然景色中涂上一抹不太和谐的败笔而已,完美主义者可停镜。毕竟当地的百姓也要依靠这片山水维持生计,明码标价,无可厚非。
地鲜莫过竹笋鲜
12、讨厌的是有些筏工似乎都是这些河中小摊贩的推销员,每到一个摊位都会盛情详解,似乎吃了这些玩意儿都会长生不老!看着游客的将军肚都是鼓鼓的,知道塞不下去一鱼半蟹的,只能嘟囔两句,最后干脆停筏休息……
明眼一瞥鱼儿贵
10、休息就休息吧,有什么了不起!能够在如此仙境多呆一刻,那就是我等游民的福分,何乐而不为?我们倒想就这样枕着碧水,盖着蓝天,好好地做一番黄粱美梦,或沉醉在这青山绿水之间,或游走在这桃花盛开之乡……
天赐良机枕碧水
11、此时一叶竹筏从我们身边轻轻划过,双人竹筏上只有一位漂流游客,是不是人少划得快?轻舟如箭!彩伞似虹,篙落腰弯,篙起筏溜。定眼一瞧,还是位高鼻梁的蓝眼睛。老外多幸福:听不懂推销广告,闭目养神就OK!
人间仙境在桂林
12、随着一阵喧闹声由远而近,抬眼望去只见两条竹筏间水帘纵横,你来我往,打得是难解胜负。还好,这只是以遇龙河中的清水为弹,时而弯腰吸足“弹药”射向“敌船”;时而以陌路游客为敌,“开心”回击“战船”。
开心弹药灌水满
13、也许是这段水幕大战让这位筏工忘却了推销失败的沮丧,抑或他休息好了,或许他看我们美梦已经成真,可以去,也应该去完成我们漂流余下的行程,只有这样他才能拿到应有的报酬,于是他重新撑起长竹篙继续前行。
小梦须臾赛神仙
14、看见上图了吗?一泓清江水被石堰坝从河中央拦腰截住,而石坝上面仅有的一两个小口子的水流急泻而下,可行舟筏。据说这里有数十道这样的水坝,层层拦截,以保持每一段江水充盈,足以维持竹筏漂流所需的水量。
天然河道筑水坝
15、每过一道水坝,总能闻到游客一惊一乍的欢声笑语,返身回眸石堰坝的落差,最多也只有一米,上游的石堰坝口子开得小,水流湍急,行舟筏都是一跃而过,来到中下游的水坝口子就大了,也许是为了丰水期泄水便利。
河道弯弯又一拐
16、时值盛夏季节,故此时的溪水还是暖洋洋的,山风从身后袭来凉凉的,我们早已将鞋子脱掉装在塑料袋内,不时地用一只光脚丫子轻划江水,也算是我们为这方竹筏进发出了一点脚力。此刻我想到的是“同舟共济”……
两岸青山列翠屏
17、顺江而下,很难遇到两岸有民居逐水而建。上图则是一个例外,低矮的古朴民居静静地躺在江岸上,听导游说,遇龙江两岸是严格限制擅建民居的,即便是有也是一些早期沿袭下来的古老村落,希望这种传统得以延续!
自然天成山水秀
18、很少有跨江桥梁,上图桥面狭窄,也就乡村便道而已,真有与世隔绝之境界。穿桥而过突闻“突、突……”之声音,穿过桥洞之后抬眼望去,只见一辆农工车拉着一车竹筏正向上而吃力地奔袭,原来是竹筏坐公交车呢!
顺江而下载客忙
19、遇龙江两岸栽种着很多青翠凤尾竹,得碧水之滋润,受气温之适宜,吮福地之灵气,成就了参天茂盛竹林,那一抹翠绿飘落江中,把这一泓江水染得深一块,浅一块的,令游客不得不陶醉在这如诗如画幽静景色之中……
凤尾依依翠屏开
20、每过一个石堰坝都会有个人手拿单反相机,远远地对着跌落的竹筏,不经意间游客手舞足蹈,大呼小叫的倩影就会被摄入镜头中,而当竹筏经过摄影竹筏时候,这张照片已经在电脑上的屏幕上显示了,想要照片?掏钱!
群峰倒影映江心
21、上图是最后一个石坝,过坝的竹筏特多,整个江面没有坝体阻水,故这里是整个漂流线路中最难过的堰口,几乎每条竹筏都需要竹筏工下来手推竹筏过堰坝,我也是明眼人,早早就下了竹筏帮助筏工推舟,一下水才知道堰坝底部都是滑滑苔藓,脚要把住,否则容易滑倒,非常危险。看见水坝上面那些摊贩了吗?他们就将小吃摊放在水坝边缘,船筏稍有摆尾就会碰翻煤炉上的茶叶蛋。和船工相比摊主更强势,没有一条筏能够躲开她数落的。
河不通船漂竹筏
相关博文:(↙点击可查看以下电脑人人有 原创博文↘)
http://s03.flagcounter.com/count/Tn9/bg=CCFFFF/txt=111963/border=CC1DCC/columns=7/maxflags=100/viewers=3/labels=1/pageview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