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上海·雕塑作品个性展·立意新颖】

标签:
漫游上海美术馆雕塑展览 |
分类: 旅游回眸 |
1、中央美术学院隋建国教授这样定义他的雕塑之时间长度:“我还剩多少生命,这个作品就做多长,只要你每天去做,它就会永远不停地变化。你呼吸,它就活着,你的生命停止,它就完了,它停止生长,它就完成了。”
2、上海美术馆三楼展厅入口处
3、《姿态研究——集体照》雕塑 35cm×75cm
4、《物》雕塑 80cm×70cm
5、《天下为公——中山先生造像》雕塑 180cm×80cm×38cm
6、《使》雕塑 210cm×96cm×70cm
白玉兰美术奖二等奖
7、上海电视台采访参观者
12、《YAO——为了上海的纪念》雕塑 110cm×75cm×82cm
13、《急速印象》雕塑 100cm×50cm
14、《五行之一·水》雕塑 138cm×45cm×45cm
15、《勇气》雕塑 120cm×35cm×35cm
16、《茄子“cheers”》雕塑 200cm×140cm×140cm
17、《诸子系列之二》雕塑 64cm×40cm
观后感:
图4雕塑《物》很有特色,请细看这些静物的一个特点是什么?对啰 —— 所有的物品都有一种皮质感!铆钉、拷纽、拉链、拎攀等配饰更加重了这种特质,黑暗的背景,明亮的灯光,更凸显物品的投影成像效果,赞一个!
图6《使》没更多的说明,驻足观看的最多,边上木条支撑着重心歪斜的雕塑主题,让人展开想象的翅膀,是不是有种越看不懂越艺术的隐喻?正看着,揣摩着,身后嘈嘈杂杂来了摄像机,原来是电视台正在做采访(图7)
图11《上海私房》雕塑作品,是上海城市飞速发展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私房、租赁房、产权房、使用权、钉子户、动迁、强拆、补偿、评估、投诉、阳光政策、保底政策,林林总总,恩恩怨怨……没有经历过的人,也许听不懂其中的玄机,但凡经历过的市民,对此都是非常敏感的,刻骨铭心的,难以忘怀的!即便是对动迁再满意,也有离开故土的依依不舍,脱离气场的遗憾情愫,说实在的,动迁户是新城市建设最大的奉献者!也是受益者。
图16《茄子“cheers”》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雕塑作品。雕塑摆放在三楼展厅的楼梯口,于是它就成为了参观者合影的热门模特,一些外国友人也乐于驻足拍摄,我见他们俯身观看铭牌(cheers)之后就笑了,随后再举起相机留影。cheers直译也就是欢呼、喝彩,最常用的就是小聚时举杯欢庆——干杯!总之这是一句吉利话,并不一定局限于干杯之说,否则别人还以为小丑大师在给李白拍喝酒时的剧照呢。而再一看中文的标题“茄子”,现代人闻此茄子立马会心一笑,因为他们知道,“茄子”和照相机一联系,那就是摄影师正在发号施令了:我要开拍了,大家要笑一笑!因为人在说“茄子”的时候,其嘴角是上翘的。所以菜场卖茄子的大妈总是给人以亲切感!
雕琢生活留住彩,刻划生活留住魅,塑造生活留住神,领悟生活留住美。
相关博文:(↙点击可查看以下电脑人人有 原创博文↘)
【漫游上海·国际饭店老克拉·申城原点】、【漫游上海·时代烙印油画展·记忆犹新】
【漫游上海·华君武漫画欣赏·针砭时弊】、【漫游上海·漫画大师作品秀·智慧快餐】
【漫游上海·九十华诞美术展·主题作品】、【漫游上海·目光聚焦中国画·艺术殿堂】
【漫游上海·连环画中故事藏·百看不厌】、【漫游上海·时代烙印油画展·生活再现】
【☼澳洲见闻→访维州图书馆→文化博览】、【澳洲见闻·城市雕塑增活力·雅俗共赏】
【☼澳洲见闻→原始热带雨林→与鸟同乐】、【澳洲见闻·墨尔本晚霞欣赏·令人遐想】
http://s03.flagcounter.com/count/Tn9/bg=CCFFFF/txt=111963/border=CC1DCC/columns=7/maxflags=100/viewers=3/labels=1/pageviews=1/
感谢suxing夙星博友的圈评,只是您的圈评未能出现在博文底部的评论框内,原因是新浪系统将首次评博的加精圈评归纳到博文右下角的(圈【精】)里面去了。这样博主也就不能针对您的圈评进行回复了,故请见谅。也许有些圈友不知道这个圈评机制,其实只要再手动评一下,第二评就能出现在博文底部的评论框内了。为了感谢suxing夙星博友的圈评,我在回评她的大作后,她将此评贴入博文中去了,于是我就制作了此动画以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