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和论市 |
低价股的春天已来到
一和家家
上周一和家家在博文《大调整迎来大行情》中讲道:“从2007年10月16日沪指短期见顶6124.04点到2007年10月26日最低调整至5462.01点,历时9个交易日,调整幅度为662.03点或10.81%,此后在周期短、调整幅度明显不够的情况下展开反弹,短短4个交易日几乎收复失地。2007年11月1日再次上攻夭折后开始逐波走低,途中遭遇11月5日超级硕鼠中石油上市高开低走,股指跌速加快,直至2007年11月28日(昨日,周三)最低见4778.73点,最大跌幅为1345.31点或21.97%,超过了2·27和5·30调整幅度,可以说,较好地完成了管理层交办的下跌任务。这一波调整历时31个交易日,调整幅度为21.97%,周期长、幅度深,系2007年以来最让散户头疼、忍无可忍、晕头转向的最大级别调整。为什么晕头转向?明明手里拿的是业绩优良的好股票,譬如两面扎针,每股收益高达2.08元,市盈率只有10倍,市净率也只有2.04倍,但愣是跌跌不休,别说小散啦,天王老子也晕头转向。”而从月K线来看,刚刚结束的11月行情以18.19%的跌幅创出了本轮牛市以来的单月最大跌幅,指数点最大下跌达到1082.99点,也创出了历史上单月指数下跌幅度最大的纪录。上证指数从10月中旬的历史高位6124.04点下跌以来,连破20天、60天均线,市场几乎没有出现较为像样的反弹行情,甚至被称作牛熊分界线的半年线也被无情地跌穿,12月沪深股市将会如何演绎2007年收官行情?沪指会否继续向下试探前高4335点支撑力度?等等,这些问题无疑已经成为目前众多投资者非常关心的问题。
而从消息面来看,以下数据将会对本周股市产生积极影响:
人民币升值新高之后又是新高。周二(2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再度上涨70个基点至7.3872元,7.39元关口首次突破,写下了今年第75次新高纪录,至此,人民币汇率今年的累计升值幅度达到了5.68%。
A股指数新低之后又是新低,与本币升值形成鲜明了对比。继周一5000点得而复失后,周二上证综指继续向下调整,收盘跌穿半年线。上证指数自10月16日创出高点6124.04点到周二的4861.11点,滑落20.62%。两市成交额只有800多亿元,为今年以来的次低成交量。
7成个股跌破半年线,4成个股跌到3500点。中石油周二尾盘再度跳水并创出新低,收于32.55元,下跌3.58%。“入指”后7连阴,使上市首日开盘买入的股民,已经被深套达33%,中国石油暴跌严重拖累A股。统计显示,截至周二收盘价,沪深A股中最新收盘价低于半年线均价的个股高达1035只,占比达70.36%。此外,从5·30至周二,两市累计跌幅超过30%的股票超过400只,累计跌幅超过20%的股票接近700只,更有近500只个股股价回落到10元以下,5只个股跌到5元以下。这表明超过4成的个股股价已经回落到上证综指3500点以下的水平。
A股市值加速缩水。据证券时报信息部统计,11月16日至上周二,7个交易日,深沪两市总市值缩水2.399万亿。其中以权重股市值“蒸发”最为严重,中国石油市值缩水10153亿元、中国人寿缩水2466亿元、中国神华缩水472亿元、中国石化缩水1916亿元、工商银行缩水1300亿元、中国银行缩水978亿元。
新上市蓝筹股下跌惨重。随着大盘蓝筹陆续回归,A股中形成了一个“601”板块,即股票代码以601开头的共有30只股票,其市值之和占沪深两市总市值的55%。然而,自10月16日上证指数创出历史新高后开始下滑以来,至周二“601”板块的累计跌幅达到24.37%,平均股价由10月16日的34.34元已经跌到了周二的25.97元。
基金净值连续6周下跌,45只基金跌破面值。随着基金净值的持续下跌,跌破面值的基金越来越多。证券时报信息部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周二,包含新成立的4只QDII基金在内,有45只基金跌破了1元面值,而截至11月16日这一数据还只是28只。此外,11月16日至周二的7个交易日统计,243只偏股型基金中有233只单位净值出现下跌,10只上涨,单位净值平均周跌幅达到1.499%。这已经是偏股型基金单位净值连续第32天大面积下跌。
第一个有效击穿年线是深证B股指数。该板块周二以前日收盘点位5061.01点为起点,盘中不断下跌,从而有效地击穿了年线4939.93点;至周三低点4752.27点,比年线低了3.8%,盘中一度狂跌6.1%。
客观而言,逾千点的大调整使得市场风险得到了集中宣泄,静态高估值压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短期市场的确存在技术性反弹的内在要求。但是就近期资金面以及股市扩容压力来看,仍旧不宜盲目乐观。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管理层在不断加速度新股发行之后,在目前二级市场成交极度萎缩的状态下,12月份还会这么肆无忌惮吗?中国中铁会不会是2007年度最后一只吸血鬼?
而从上周个股涨跌情况来看,低价股资金流入迹象明显,非但抗跌而且大部分走出了底部放量稳步走高的图形。在政策导向不明、资金面相对吃紧的状况下,在成长性并不突出的中国中铁上市刺激作用下,场内做多资金会否籍此展开一波低价股革命?值得期待。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三日一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