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做股票就一定听过或者看过很多股评人士和一些所谓专家的股评,不知你是否注意,股评家、专家们在针对市场、股票的看法时,有些鬼话惊人的相似,他们一般说到市场后期走势时基本都像大仙一样可以欲知后事,或者说话模棱两可,后市不论上涨或者下跌,他们都会说自己早就研究分析到了。其中最经典的几大鬼话有:
第一大鬼话:价值投资
很多分析师口头都挂着价值投资,那么,价值投资真的适合中国股市吗?凡是了解中国股市情况的投资者都知道,A股市场根本就没有几只股票具有投资价值。因为市场制度尚未完善,所以A股市场总是暴涨暴跌。想要获得利润,必须做波段操作做差价,否则三菱电梯上上下下的感觉会把你震成白痴。
每一轮牛市中,涨幅最大的几只股票基本都是绩差垃圾股,而根本不是那些有所谓投资价值的绩优公司。
第二大鬼话:选择避险品种
就像大牛市中所有股票都会上涨一样,大熊市中也根本没有避险品种,那些所谓的避险品种最后都会补跌的。请问,从6124点跌到1664点的这轮大熊市中哪个品种可以避险呢?
第三大鬼话:高抛低吸
高抛低吸,逢高减磅逢低买入这是每个投资者都知道的,也是做A股股票的根本。但什么是高?什么又是低呢?相信大多数投资者都有这样的经验,这个股票我买了,它就下跌,我一卖,它就开始上涨,总也踩不准节奏。高抛低吸——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第四大鬼话:轻大盘 重个股
这句话看似有理,且在震荡市中也的确可行,但总体来看纯属忽悠。
市场的不可测性总是让我们很难准确抓住热点,90%以上个股随大盘震荡、看大盘脸色,当你发现热点时热点已经形成,且热点个股已有很大涨幅,此时跟进,第二天很可能一个低开直接被套。因此,我建议大多数投资者,在大盘运行不明的情况下宁可错过,也不能做错。
第五大鬼话:资产重组后市涨升空间巨大
很多股评推荐某只股票时,都会把该股有资产重组预期当作主要推荐理由。其实在A股市场,某只股票如果爆出资产重组消息,多数是上市公司配合庄家拉高出货,最后,真的重组成功的上市公司少之又少,即使重组成功,也是在该股票已经有了一定的升幅之后,散户才会知道的。
绝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一只股票在正式公布重组利好时,该股股价基本都是高开低走,当天即见阶段性高点的。例如:3G概念明朗后,联通港股带领联通A股大幅杀跌出货,阶段性头部立现。
股市中只有少数人是赚钱的,很多上市公司和庄家沆瀣一气,编造重组等故事达到炒作目的,当重组的利好消息大家都知道了,都去购买的时候,此时少数赚钱的庄家会怎么做呢?
第六大鬼话:短线是银 十万变百万
如果你不是很贪,每天只赚两三个点很容易,投入10万资金,轻松翻到百万。这种鬼话跟其他鬼话一样,看似很有道理,经过计算也的确如此,但股市不会按照你的设计去运行的,股市中的确每天都有热点,即使熊市中每天也有上涨的股票,但谁又能准确地提前把握呢?短线操作,最重要的是设立止损位,且不说你做错后割肉止损的损失,如此频繁的交易,你有没有算一下多少次交易后,你的本金就会全部变成各种税费、手续费而归零?
第七大鬼话:主力建仓完毕拉升在即
散户在市场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无外乎电视、报纸、广播、网络,而一些庄家、违规券商和股评人士就利用这些媒体牟利。
一般情况下,当一些股评强力推荐某只股票时,该股票一定是有了一定的升幅,或已经连续涨停的股票,推荐后第二天或者直接涨停开盘谁都无法买到;或者一个高开放量冲高后开始回落,运气好的第二天还会给你平出的机会,但大多数情况当天即将你套住,让你在阶段性高位站岗放哨。
在股市中,主力跟散户是博弈的对立面,如果主力真的建仓完毕准备拉升,他们怎么会把这消息通过媒体通知广大散户呢?如果主力真的放出消息了,那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第八大鬼话:管理层不会管理股市指数的
一直以来,中国证券管理部门都在喊口号“A股市场正在市场化”“管理层不会管理股市指数的”。2008年3月份,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监管机构从来不对股指高低做任何判断。”在采访过程中,他一再强调,股市运行应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比如,央行持续加息对股市究竟有什么影响,这些都是由投资者来判断的。
既然管理层一直强调市场化,那么请问:为什么在股指连续上涨时,管理层反复强调风险,2007年5月份,在股指一路狂涨冲过4000点后,为什么来个“半夜鸡叫”提高印花税呢?07年下半年股市火爆,买基金需要排队并且不能全额申买,为什么还要停发基金呢?08年,当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美国、欧洲等国家多次联手救市后,中国政府才宣布出手降息、降税、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规范大小非等一系列救市措施,而此时,A股市场信心已经崩溃,股指毫无抵抗地一路下跌,最低下探到1664点,短短一年时间,上证指数暴跌超过70%。
我们知道,美国股市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规范运作,但是当股市出现连续暴跌之际,政府及时出手干涉,连续降息、总统发表演讲稳定市场,体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快速反应机制以及对广大投资者认真负责的态度。
中国证监会反复强调不负责管理指数不判断股指高低,那还要你们做什么?不管是调控股指还是救市政策,做了就是做了,给普通投资者一个明确的信号,希望管理层的领导们做人要厚道啊!别再那么虚伪了!
相关文章:止损—欲练神功挥刀自宫(股林狩猎-葵花宝典1)
阶段性巨量后如何操作(股林狩猎-葵花宝典2)
如何正确认识SB(股林狩猎-葵花宝典3)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