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成为儒商有何不可?
(2009-11-02 07:59:26)
标签:
文化人文人物余秋雨儒商评论周碧华人大主任 |
分类: 乱弹天下 |
余秋雨成为儒商有何不可?
余秋雨成为上海徐家汇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大股东,此消息一出,海内哗然。刘仰先生更是连篇冷嘲之,似乎大股东这种角色天生就不应是秋雨先生这样的人能扮演的。
我却不以为然。去年9月15日,我就曾撰文指出:“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挂牌后,开展些什么“工作”?干脆直截了当吧,谈什么工作,就是生意……直到将余秋雨三个字的每一个笔画都拆解完,都被挖掘出商业价值后才罢手……
我之所以一年前就下此结论,是因为早已感觉秋雨先生已将“文化碎片”拾缀完毕,若再要拾下去,必是他自己认定的一段长长的“苦旅”,既然他认定长期进行文化研究是一件苦差事,所以,他并不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学者,称他为“文化大师”实在有些过早。还有一个原因是直接领教了他的商业意识。前年秋天,他来到我所在的城市给官员们讲解城市文化这个课题,晚八点钟开始,他下午六点钟才从长沙匆匆赶到,几乎是气喘吁吁进会场。没想到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很一般,讲述的观点连笔者这样的草根文人同样可以阐述,许多听众中途退场。秋雨先生可不顾这些,动了一个半小时的嘴皮揣了三万元立即动身,前往长沙赶乘到深圳的飞机,第二天上午九点又有一场同样的演讲……他就像一个晚上赶场的歌手一样,用一些并不新鲜的观点忽悠着银子滚滚而入囊中。
我并不认为他创收是一个错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嘛。我所不能理解的,为什么天下人要对他即将成为亿万身价的人而愤愤不平呢?秋雨先生既然已被人洗脑成一个具有浓厚商业意识的人,就应该发挥其特长嘛。究其原因,还是大家对他期望过高,将他奉为了中国当代的文化大师,一旦大师这样的头衔戴着,就必定要苦守书斋做学问。问题是,秋雨先生的生活方式大家是不能强求之的,他有选择的自由。少了一个做学问的余秋雨,天下还是有人继续跋涉在文化苦旅中。秋雨先生转型后若能成为一代儒商,又何尝不可呢?李叔同当年出家后,不也是令许多人一时接受不了么?后来成了佛门一代宗师,反倒比出家前更让人推崇了.笔者因此相信,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只是他生命中的一个过程,品尝商业甜羹才是他的终极目标,请大家成全他吧.
公园是人类最平等的归宿
再牛的郭敬明也“失身”了
余秋雨推销美人不如黎锦晖

加载中…